健康養身★長期姿勢不良 小心下背痛纏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網路多元化的普及,現今宅經濟讓人多數時間待在電腦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孟超指出,長時間久站或使用電腦久坐、以及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造成姿勢不良,最後都很可能引起下背疼痛。

「下背痛」為新興的職業病,與脊椎退化、姿勢不良及工作型態息息相關,若先前做過脊椎手術之患者,下背痛復發的機率也相對提高。陳孟超進一步指出,國人一生中有8成機率患有下背疼痛的症狀,一般下背痛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若持續治療長達3個月,疼痛卻未改善,恐為慢性下背痛,需進一步觀察及治療。

陳孟超表示,一名六旬婦人由於長期久站引發下背痛,每到夜晚總是痛到無法入睡,經檢查發現為腰椎狹窄造成神經壓迫併慢性下背痛,需動手術才能緩解疼痛,但婦人害怕開刀,不願接受治療,醫師建議婦人選擇新型的微創治療,不用動刀即可減輕身體疼痛,婦人術後疼痛指數也已由8分降低至2分。

目前慢性下背痛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治療,許多患者對於藥物治療已產生抗藥性或害怕副作用,且因害怕動刀而對治療卻步。陳孟超進一步表示,上述婦人進行微創性的硬脊膜外沾黏分離術,將高濃度食鹽水及消炎藥物,利用一可彎式能配合內視鏡專利導管,導進脊椎硬脊膜外空間,使神經根與沾黏處分離,只需局部麻醉,相對於全身麻醉較無副作用,傷口僅有0.2公分,為最小侵入性手術。

任何侵入性治療皆可能存在某些副作用,包括治療中輕微的灼熱感或刺痛感、治療中及治療後頭痛的情形。陳孟超補充說明,硬脊膜沾黏分離手術時間較短,可降低患者對開刀的恐懼,疼痛舒緩程度可達5成至8成,幫助上述婦人緩解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另外,若有下背痛的症狀,應與醫療團隊密切合作,提早接受治療,陳孟超提醒國人注意姿勢勿久坐及久站,若固定姿勢超過1小時,至少需休息5至10分鐘,平日更應養成運動的習慣,以遠離下背痛,迎向無痛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16

相關推薦

感冒咳嗽了是不是討厭吃那些苦苦的藥丸?今日小編到來專門治咳嗽偏方,比止咳藥還管用!有童鞋試過連吃3天,咳嗽感冒果斷好了!什麼東西這麼神奇呢?他們就是民間傳統的治咳嗽偏方美食,有橙子,川貝雪梨,秋梨膏,糖水枇杷。做法簡單靠譜,請為家人和朋友都收藏一份! 1、橙子蒸川貝 食材:5克川貝、橙子 1個 做法...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ntdtv) 有位朋友,遙控鑰匙沒電了打不開車門,急得到處找人求救,最後電話打給了小編。仔細一問,她居然從來沒發現過,自己每天在用的遙控鑰匙裡頭,就「藏」著一枚機械鑰匙!這位車盲固然比較極端一點,不過,你有沒有把鑰匙上隱藏的功能充分發掘出來呢?熄火後關車窗貼心程度:★★★★★停車熄火以...

閱讀詳情 »

(文章來源,左圖來源,右圖來源) 即使是相同年齡的人,性能力也會差別很大。有些人年近八十,性方面依然十分活躍;有些人剛剛四五十歲,就基本停止了性生活。歸根結底,是性衰老程度不同造成的。性學專家指出,性反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衰退,但每個人的性衰老程度不一樣,“性年齡”也就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在台灣,因為空氣汙染所造成的健康危害越來越嚴重!已有多項研究調查發現,許多癌症與死因都跟「空汙」PM2.5(細懸浮微粒)有關。由於PM2.5侵入人體後可能引發各類疾病,除了過敏、皮膚炎等,肺癌更是首當其衝,被列為受空汙影響的頭號癌症殺手,值得大家重視。 肺癌高居台灣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