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我對牛奶過敏”,“我對麩質過敏”……在能放心吃的東西本就越來越少的今天,關於“過敏”的種種傳言更讓人提心吊膽。這些傳言始於以往錯誤的醫學認識和大眾的曲解,盛於媒體和網絡的過分渲染,最終對人們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隨著研究的不斷進步,許多早前的醫學認識已經被證明是不正確的。”美國過敏、哮喘及免疫學學院(ACAAI)成員、過敏症專家大衛·斯圖克斯(David Stukus)指出:“很不幸,一些這樣的錯誤認識目前依然在互聯網上流傳。而在網上尋求衛生知識的網民高達72%。”

在ACAAI年會上,斯圖克斯博士簡要列舉了7大過敏謠言:

1.“我對人造染料過敏。”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支持過敏症與接觸人造染料之間存在相關關係。人造染料會否對兒童行為變化造成影響目前仍備受爭議。不過,染料的確可能導致慢性蕁麻疹和哮喘。

2.“我對雞蛋過敏,所以不能打疫苗。”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流感、黃熱病和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確實需要用雞胚來接種病毒。然而現在,即使是對對雞蛋過敏的人群來說,注射流感疫苗也同樣是安全的。而且接種流感疫苗能夠防止嚴重的疾病發生。

3.“家用血液測試能夠檢測你的所有過敏原。”

事實上,這些測試也許能夠判斷你對某些物質的敏感程度,但即使你對特定的致敏原比較敏感,比如對牛奶敏感,也不表示你就是對它們過敏。這種居家式的篩選測試其實並不可靠,經常讓使用者產生誤會、對診斷結果感到困惑甚至因此而進行毫不必要的挑食。

4.“在孩子一歲前都不要給他們餵高致敏性的食物。”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這種觀點並沒有得到科學支持。對於大多數兒童而言,在4~6個月大之後就沒有必要規避高致敏性食物。新的研究證據表明,相對較早地引入高致敏性的食物可能提高兒童對這些食物的耐受性。

5.“我對貓狗過敏,但可以養低致敏性的品種。”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的確有一些貓狗品種會給過敏者帶來更嚴重的問題。然而很不巧,世界上並沒有真正低致敏性的貓狗。它們的過敏原存在於唾液、皮脂腺和肛門周邊腺體中,所以人們也並不是對貓或狗的毛過敏。

6.“我對貝類過敏,所以不能做碘成像。”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放射科和心臟科醫生經常會利用碘造影劑優化CT掃描效果。由於貝類富含碘,以前許多醫師會將造影反應與對貝類的過敏反應聯繫起來。然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貝類過敏並不會影響碘造影反應。事實上,人們對貝類過敏也並不是因為碘。

7.“我不能吃麵包,我對過敏。”

關於過敏,你知道的都對嗎?專家破解七大過敏謠言

通常情況下,你只是對麩質不耐受。只有極少極少的個體會對真的麩質過敏。然而,很多人會在沒有醫學意見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打上“對麩質過敏”的標籤,並避免進食麩質。事實上,小麥等含麩質的食物更容易引起的症狀只是不耐受,而非基於免疫系統的過敏反應。

讀者也許會關心,經由大眾媒體網站廣泛傳播的信息那麼多,怎麼才知道哪些應該相信,哪些不該相信呢?很簡單,在過敏的問題上,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就不要自己妄下定論,果斷去諮詢專業意見吧。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某些東西過敏,你應該去找一個經過認證的過敏症專家進行恰當地評估、檢查、診斷並進行治療。”斯圖克斯博士說:“誤診和不恰當的處理可能是危險的。”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女性,平時和男朋友感情很好,但一旦吵架時,男朋友便會沉默不語,且冷冷不再回應,讓這名女性從一開始詢問、抗拒,最後變成漸漸配合,且習慣男友用這樣方式表達自己目的,長期下來,也讓這名女性內心常常感到無力,其實這樣的不舒服感受,恐已經是被情緒勒索導致。 常被對方情緒左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小華是小學五年級的男生,在國小3、4年級時開始出現眨眼、做鬼臉的怪表情,過了一年變成會搖頭、抖動身體,接下來更出現清喉嚨的重複聲音。在小華生活壓力大時症狀變得更明顯,讓他上課不能專心,也先後被不同老師誤以為是故意搗蛋而被處罰。住家附近的小兒科醫師說這是妥瑞氏症,建議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9歲婦人,10多年前曾接受隆乳手術,因害怕乳房攝影夾擠影響隆乳置入物,多僅以自我檢測方式檢查乳房,直到某次摸到左邊靠近腋下有不明腫塊,就醫接受乳房磁振造影及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後,醫師發現婦人接近左側腋下的乳腺末端乳房腋尾處,有一顆不到一公分的腫瘤,確診為一期乳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27歲陳姓女患者,從事網頁設計工作,農曆年前不停地趕工作,2個多月每天幾乎都要待在電腦前10多個小時,因為右手突然出現酸麻情形,赫然發現右手手腕處凸起了一個瘤狀物,壓下去軟軟的,且會感覺到麻麻的,過完年卻發現瘤狀物有繼續腫大的感覺,到童綜合醫院骨科看診,經由鄭宇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