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胰島素增敏劑建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最近寒流來襲,仍有許多民眾習慣清晨時外出運動,但是糖尿病友要特別留意心血管疾病併發症!醫師建議,除留意保暖外,糖尿病友務必要選擇適當的運動時間,且最好是轉往於室內運動,以避免清晨低溫冷刺激,進而加重心臟負擔,提高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前理事長暨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志鴻表示,台灣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皆為第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因素為「胰島素阻抗性」,影響了胰島素正常的分泌,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量增加,易引起血管病變,是洗腎及截肢主要原因,且恐會導致動脈阻塞,使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

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忽略了血糖控制!陳志鴻教授指出,若血糖控制不良,就容易引發血管病變,因此約有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且糖尿病患者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疾病;其中,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使得併發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機率高。

根據近年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發表的結果顯示,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有減緩胰島素阻抗現象;在控制血糖有療效外,也有保護胰臟β細胞功能,可降低心臟病所引發的致死率、心肌梗塞以及中風之風險達16%,有機會讓糖尿病患遠離心血管疾病之威脅。

陳志鴻教授提醒,三高族群、抽菸族等,都是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除了將血糖、血壓及血脂良好的控制之外,建議癮君子也最好戒菸,再搭配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預防勝於治療,別輕忽身體所發生的警訊;另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用藥,請勿私自停藥、減量,耐心且積極追蹤,才是保命之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4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20多歲男大生有天突然昏倒,被送往急診,經由抽血檢查顯示有貧血,醫師以為是消化道出血,但是安排許多檢查都沒有異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痔瘡持續出血,引發慢性貧血、昏倒,在予以緊急輸血,並針對痔瘡進行治療,當痔瘡症狀改善,男大生便恢復體力,也恢復正常生活。亞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人會因為呼吸都會胖而困擾不已,而也有人則是因食量大增,體重卻不增反減而苦惱;當大吃大喝體重卻反降時,這可不是一件令人稱羨的事,當心有可能是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搞的鬼!甲狀腺過度分泌 嚴重者恐致不孕甚至流產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瑜忻醫師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跟甲狀腺機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國小4年級的阿志最近總忍不住擠眉弄眼,或喉嚨癢、隨時都想清喉嚨,常被媽媽罵。媽媽生氣問阿志為什麼不認真好好聽大人說話,阿志緊張反而更控制不住,連同學都笑阿志是怪孩子。鄰居阿姨提醒媽媽可能是妥瑞症,小兒神經科醫師解釋妥瑞症的表現及注意事項後,媽媽對怪表情及怪聲音就不會這麼擔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偏頭痛是神經內科很常見的疾病,與壓力導致的偶發頭痛相比,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頭痛。60%病人頭痛發作時侷限在頭的一側,因此稱為偏頭痛。台灣研究結果發現,台灣人偏頭痛盛行率是9.1%,而女性偏頭痛率高達14.4%,男性則是4.5%。偏頭痛發作前恐出現憂鬱、胃口改變等「前驅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