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刀合一 攝護腺腫瘤無復發現象

雙刀合一 攝護腺腫瘤無復發現象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依據衛福部癌症資料庫統計,民國100年攝護腺(前列腺)惡性腫瘤發生率為28.8病例/10萬人,個案數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4.99%,當年因攝護腺惡性腫瘤死亡人數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2.58%。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5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7位。依民國73年至100年之統計,前列腺癌從212位暴增至100年的4,628位,27年間共增加22倍,為男性癌症中增加最快的腫瘤。
前列腺癌依照分期而言,可分為四期,第一、二期(第一期約佔11.6%、第二期約佔40.2%)可以選擇開刀或放射線治療,有時必須加上荷爾蒙治療,第三期(約佔14.0%)由於已侵犯出攝護腺包膜,故不適宜使用手術治療,常用放射線治療加上荷爾蒙治療,已達到最大的效果。
第四期(約佔34.2.0%)由於已侵入臨近的膀胱或直腸、淋巴腺轉移或其他遠端的骨頭、肝、肺器官轉移,除了部份侵入膀胱或直腸的病人可採用放射線治療加上荷爾蒙治療外,傳統上淋巴腺轉移 或其他遠端的肝、肺器官轉移均視為不可治癒。
奇美電腦刀中心對於在第一、二、三期的病人,使用電腦刀及荷爾蒙治療,均可達到5年存活率,攝護腺抗原(下列簡稱PSA)控制率大於95%以上。關於第四期(末期)的攝護腺癌病人,則是指轉移至淋巴腺、骨骼或其他器官,此類病人傳統上常常只使用荷爾蒙治療。只有淋巴腺轉移病人,平均存活率可大於5-6年以上,而轉移至骨骼或其他器官病人,平均存活率約2-3年。
奇美醫院電腦刀中心從民國100年開始收治第四期病人,但排除骨骼或其他遠端器官。截至2014年9月份,共收治18位病人,年齡平均為71歲,經由電腦刀加上螺旋刀或銳速刀,對癌症病灶先行大範圍放射線治療共計25次,若有局部淋巴或遠端淋巴轉移,則會加強劑量5次,隨後,再使用電腦刀針對前列腺及鄰近儲精囊做高劑量3次根除性放射線治療,追蹤結果無嚴重副作用(血便、血尿)產生,僅輕微副作用如頻尿、腹痛、腹瀉、排尿灼熱感等現象,均可在兩週至兩個月內獲得改善,目前所有病人均無PSA 升高復發的現象。
至民國104年奇美醫院電腦刀中心更開始收治第四期骨骼轉移病人(限少於3處骨骼轉移)、但排除其他遠端器官轉移,截至2015年9月份,收治的3位病人合併荷爾蒙治療,先經由螺旋刀或銳速刀,對癌症病灶先行大範圍放射線治療共計25次。隨後,再使用電腦刀針對前列腺及鄰近儲精囊做高劑量3次根除性放射線治療,在骨骼轉移處(限少於3處骨骼轉移),則使用電腦刀或螺旋刀作骨骼轉移處的根除性放射治療,其劑量達到60格雷。追蹤迄今,3位病人均無PSA升高復發的現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47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清明節將近,台北市衛生局抽驗清明應節祭祀食品35件,結果5件不符規定,包含2件米濕粿類食品分別檢出防腐劑去水醋酸及調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2件豆干(絲)檢出殺菌劑過氧化氫殘留、1件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超量。不符規定產品,屬北市業者均已依法處辦;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生殖醫學越來越進步,不孕症治療已不像以前那麼痛苦!目前已能經由「冷凍胚胎」成功懷孕,甚至不必再周而復始的忍受施打排卵針的恐懼;臨床上,就有一名36歲女子,一直無法自然懷孕,接受試管嬰兒技術雖順利懷孕,但卻發生流產,所幸有將胚胎冷凍,之後又以冷凍胚胎順利懷孕。有一位結婚六年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日本德國麻疹疫情相當嚴峻,累計通報病例要比去年同期高出22倍之多;疾管局特別呼籲國人注意,尤其是1歲以下嬰幼兒及不具德國麻疹抗體的孕婦,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疾管局指出,日本德國麻疹疫情從去年燒到現在,截至今年第10週,累計通報德國麻疹病例已達1656例,是去年同期的22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以往接受傳統「開心」手術死亡風險高的高齡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目前已有新的免開刀手術可取代。「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膜植入術(TAVI)」自2010年9月台大醫院第一位成功案例後,目前全台已有17位平均年齡82歲的成功案例,並於2012年底被衛生署納入常規手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