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骨質疏鬆惡化 五招有效

預防骨質疏鬆惡化 五招有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芳芸報導)骨質疏鬆症已成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其中,女性罹患率又高於男性。根據全民健保資料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腕骨、脊椎或髖部骨折。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黃盟仁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導致骨折發生,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因此建議年長者可採取五管齊下方式保健,包括攝取足夠鈣質、多曬太陽、適度運動、按時服用骨鬆藥及避免跌倒等。

黃盟仁指出,不論男女,約在30~35歲骨骼質量達顛峰以後,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5~1%的速度流失,尤其女性在停經以後,流失速度會更快,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其判斷標準是,當骨質密度T質小於負2.5時,即可診斷為骨質疏鬆。在臨床上會有身高變矮、背痛、駝背,甚至輕輕碰撞就發生斷裂、骨折等症狀,最可怕的是骨質疏鬆症尚未造成骨折前,多不易被察覺,因此有「隱形殺手」之稱。

骨質疏鬆導致骨折,隨著年紀不同也出現部位差異,女性於50歲時以腕骨骨折最多;60歲時多為脊椎壓迫性骨折,造成所謂「老倒縮」現象;70歲時男女皆易發生髖骨骨折;臨床統計也發現,有超過50%年逾80歲的女性曾有骨折的經歷。為避免骨折對生命造成傷害,黃盟仁建議,應加強鈣質補充,男性及未停經女性,每日攝取量為1000毫克,停經女性則應增加至1500亳克。若選擇直接服用鈣片製劑,則以檸檬酸鈣吸收率最佳。

此外,維生素D會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適度的曬太陽也有助於身體保養。適度的運動也是有效的保骨方式,建議年長者每周3次,每次持續30分鐘,有助於強硬骨頭。藥物方面,目前治療分2大類,包括破骨抑制劑和造骨促進劑,前者可抑制骨質流失,後者可刺激骨頭生長,應依醫生診斷作為選擇依據。黃盟仁也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葡萄糖胺,就能預防或治療骨質疏鬆,其實這類藥物用來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對骨質疏鬆並無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3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了促進癌症醫學研究,原來的成大醫院組織銀行,擴展為人體生物資料庫,並於11月12日醫師節舉行揭牌儀式;該資料庫目前已有大約5000例檢體,可提供醫師進行腫瘤醫學的研究。成大醫院人體生物資料庫目前可提供肝癌、大腸癌、口腔癌、乳癌、胰臟癌、肺癌、食道癌、婦科腫瘤、甲狀腺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近日食品安全事件頻傳,油品混充等食安問題,影響民眾健康甚鉅!對此,台北市政府宣布,日後凡經台北市衛生局公告為特定重大食安事件,民眾檢舉獎金提高至10%,並增列「窩裡反條款」,最高獎金上限為1500萬元。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為激勵民眾更積極參與衛生安全監督管理,已修訂「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屏東1名56歲男性,左手有五十肩的現象,且疼痛超過九個月,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手不但痛到無法舉起,且演變至肩膀沾黏,並出現鈣化現象,透過三次療程的體外震波治療,並配合復健,該名男子已逐漸紓緩症狀。包括慢性肌腱發炎、筋膜疼痛等,都可透過體外震波來治療;屏東醫院復健科醫師...

閱讀詳情 »

隨著飲食西化,患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人數遽增,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糖尿病列居第五名,統計每隔56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為糖尿病主要類型,約占96%,主因「胰島素阻抗性」導致患者血糖升高,逐漸出現吃多、喝多、尿多、容易疲勞,甚至體重減輕、傷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