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顏面神經麻痺常見原因|認識疾病 顏面神經麻痺1

顏面神經麻痺常見原因|認識疾病 顏面神經麻痺1

奇怪,臉部怎麼不停抽動?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所致!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眾多,受到病毒感染、重擊創傷、腫瘤都可能導致麻痺的症狀,建議及早就診以改善不適症狀!

 

顏面神經麻痺常見原因|認識疾病 顏面神經麻痺1

 

顏面神經麻痺來自於第七對腦神經受損,導致臉部出現肌肉失調、僵硬的問題,包括眼斜嘴歪、無法緊閉等症狀。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多元,常見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創傷撞擊、腫瘤(如腦瘤或其他部位腫瘤)等,但神經或先天疾病造成周圍神經損傷,也可能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現象。

 

1. 貝爾氏症

貝爾氏症,又稱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是顏面失調常見的原因之一。貝爾氏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單側顏面神經麻痺,近期研究發現多半是病毒感染造成,其中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為最常見的病原;發病時常常一邊臉突然不舒服,臉部一天內就會出現麻痺現象。

 

2.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 亦為顏面神經麻痺的常見原因之一。常見起因爲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亦即俗稱的皮蛇)感染,除了造成顏面神經麻痺外,還會出現耳朵與周圍顏面皮膚處的出疹與水泡,並伴隨著頭痛、臉痛、耳朵痛的症狀,甚至導致聽力受損。

 

3. 創傷撞擊

跌倒、車禍、外物撞擊引起的頭部外傷,都可能出現顏面神經麻痺。

 

4. 腫瘤

腦瘤造成中樞神經損害,或因顏面神經瘤、內耳道聽神經瘤等造成周圍神經損傷,皆可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問題。

 

5. 其他

除上述原因外,因腦血管疾病(如中風)、代謝性疾病、神經性疾病(如因多發性硬化症等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先天性疾病(如牟比士症候群、內耳道狹窄)等都可能導致神經麻痺的問題。

 

顏面神經麻痺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神經科、耳鼻喉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資訊: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顏面神經麻痺常見原因|認識疾病 顏面神經麻痺1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陳亮宇,提出四大防疫養生法,建議可透過養生茶飲,保持心情平靜,運動和做有趣的事情,度過疫情。 陳亮宇表示,如果白天很容易覺得疲倦,早上起床就感到無力,體力就像電池一樣,一下子就耗光了,屬於氣虛體質,可以使用「補氣茶飲」以黃耆、黨參、枸杞...

閱讀詳情 »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6月21日 - 港人對家居保障認知不多,往往忽略家居保險的重要性。根據AXA安盛調查發現,僅約四成多受訪者有為自己家居購買保險。香港寬頻網絡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寬頻」)一直致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服務選擇,明白到有關家居保障的缺口...

閱讀詳情 »

本週因鋒面到來,全台降雨。尤其這波雨勢更為中南部帶來豐沛雨量。今高雄市那瑪夏區早上10時開始下大雨,造成疫苗接種站場地積水約5公分高。因擔心長輩滑倒,高雄原民會和那瑪夏區公所立刻調派人力,搭建人工走道。讓長者能更安全的接種疫苗。因鋒面滯留台灣,全台有雨,也讓中南部緩解吃緊水情。不過高雄市那瑪夏區今早...

閱讀詳情 »

北農產運銷公司(簡稱北農)發生群聚感染,為防範疫情,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表示,已請農業局針對兩處果菜批發市場的承銷人員、工作人員,安排到社區篩檢站做篩檢,也將列為優先施打疫苗的對象。北農20名員工、承銷商18人確診、7名市場派遣工總計45人確診,北市府緊急進駐前進指揮所,今天將先就快篩陰性者,安排施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