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

 

飯後肚子劇痛竟是大腸癌(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燒烤、火鍋、鹽酥雞,台灣飲食多元化,吃到飽餐廳林立,雖能夠一飽民眾的口福,但也直接的讓我國大腸直腸癌病患不斷增加,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病例續創歷史新高,加上民眾尚未有健檢保健康的觀念,使得病患發現大腸直腸癌時,病程25%以上已是末期。

她大腸癌末期 轉移肝臟

就有一名四十八歲的張姓婦女,平日工作忙碌、壓力大,三年前某天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原以為吃壞肚子,到院檢查後竟發現直腸癌合併肝臟多顆轉移腫瘤,確診為晚期大腸癌,而一時無法接受的她,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醫師表示,導致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高的原因可能有,國人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且由於大腸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25%是晚期,第四期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僅有1成1,所以現今對於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選擇十分值得國人關注。

標靶藥癌症治療新趨勢

目前大腸直腸癌治療方式多元,早期的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但針對晚期大腸直腸癌患者,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已是治療趨勢。王輝明理事長解釋,在現行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方式中,僅第一、三線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可搭配化療使用,第二線只有化療把關,就像是一場少了二壘手的棒球比賽,容易讓癌症越過防線。

張婦歷經第一線標靶藥物搭配化療後,雖病情受到控制,不久後卻復發,所幸在老公的鼓勵下,張小姐鼓起勇氣接受後續的治療,但效果仍有限,張小姐經醫師評估,改使用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王輝明醫師表示,不同於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大腸直腸癌二線標靶藥物可對抗3種血管新生因子,可更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生長。

臨床研究發現,相較於單用化學治療,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搭配化療於轉移性腸癌患者第二線治療,有近三成患者的存活期可以延長達2年,而疾病在沒有惡化情況下的存活時間(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也可以延長2.5個月,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的新趨勢,但目前患者須自費選用。

目前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的張婦,回想起過去治療的經驗指出,尚未服用第二線標靶藥物,靠著第一線化療與標靶藥物的配合,雖病情曾受到控制,但沒多久後就復發,甚至臉上還長滿膿瘡,醫師都認不得她,讓她一度想輕生,所幸服用第二線標靶藥後,情況大為好轉,目前還打算到日本探望親友,她也鼓勵其他病友不要害怕!治療的辛苦與副作用都是短暫的,一定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能挺過癌症!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過去有許多研究皆紛紛指出,吸菸會造增加不孕症風險,而這項說法日前已被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陳柏仰助研究員,與美國加州大學克菈克副教授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所證實,他們利用人體的胚胎內生殖細胞做為研究對象,透過複雜的巨量生物數據統計程式,計算出人類妊娠早期(1至3個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歲月除了會摧殘人的外表,增加皺紋外,骨質部分也會開始流失,雖然近年來網路資訊普及,有越來越多民眾了解骨質疏鬆的重要性,但不論男女其實只要過了30~35歲後,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5~1%的速度流失,特別是停經的婦女,流失速度更快,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 對此,亞東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誰說只有抽菸、吃檳榔才會罹患口腔癌,當心假牙不合也是致病原因之一!日前,一名高齡92歲的蘇爺爺,平時身體硬朗,且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去年在越南參加宗教活動時,因長期配戴的活動式假牙鬆動,到當地牙科重新製作,由於新假牙不合,吃飯、說話時都會摩擦到上顎牙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整理)只要掛上健康認證食品標章的食品,其銷售量幾乎能成為票房保證,使得不少產商,對於這個俗稱小綠人的認證標章,趨之若鶩,不過,這樣的認證制度自從連碳酸飲料瓶身都能見到蹤影的同時,免不了讓人質疑,健康食品認證制度,是否出現浮濫現象? 認證標章為了國人健康?還是替廠商背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