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騎單車的好處

•每天單車騎6.4公里的人,比不騎單的人,罹患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低50%

•經常騎單車的人比不常運動的人身體健康狀況要年輕十歲

•騎半小時單車約燃燒150大卡熱量,很明顯的單車通勤有益減重

•經常騎單車會增進肺功能,尤其當患有支氣管炎或氣喘等毛病時相當有用

•騎單車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並且不會對關節及肌肉造成過度負荷,對患有關節炎、體重過 重 或單純的身體狀況不佳等等都很有益處

•騎單車不會使您的身體過度疲勞,即使年紀老了也可以持續騎

•經常運動對減輕心理的壓力及防止沮喪有益;騎單車可促使人樂觀

•健身練體力: 如果持續地、有耐心地一直騎下去,體力只有變好而不會變差 。

•終身免繳稅: 在中華民國萬萬「稅」的台灣,很慶幸政府不會對單車徵收任何稅費,只有自己心甘情願敗家改裝零件的困擾 。

•永遠免油錢: 除了潤滑油,騎單車的心情絕對不會隨著油價高高低低,想騎多遠就騎多遠,騎多久就騎多久。

•不擔心臨檢: 不管是在白天或晚上,當遇到條子伯在路上設臨檢站,不論是酒測或例行性行駕照盤查,都輪不到我的份,因為我騎單車。

•享受獨樂樂: 享受只有自己與單車的時刻,是很特別的感覺,不過也很期待參予車隊的出遊。

•機動性更強: 即便是機車,也有無縫可鑽的時候,而此時更突顯了單車的機動性能,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人行道、羊腸小徑、公寓巷弄,靈活度堪稱一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類風溼病人免疫力低,易染結核病,死亡率又高!國內研究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結核病發病率高出2倍,死亡率較未感染者高1倍。對此,疾管署宣布,9月1日起,提供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免疫風濕病患者,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治療,預估將有600名病患受惠。 類風溼性關節炎 染結核病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民眾出現關節痛,又發現尿酸高,不見得都是痛風。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指出,根據門診觀察,不少乾癬患者的尿酸值偏高,還沒出現乾癬病灶就先關節痛,因此往往誤認是痛風,患者用盡方法還是無法改善疼痛症狀,甚至延誤治療時機,最後才發現是乾癬性關節炎作怪。 乾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要活就要安全運動!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不少老年人因運動而跌傷,或沒有運動習慣,肌力下降也容易跌倒而臥床。醫師建議,老年人運動有3大安全原則,考量天氣環境、自身疾病、體能負荷,身體就能愈動愈健康。老年人髖部骨折 死亡率達5成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每10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壯年人、年長者,只要一停止運動十天,大腦海馬迴等區域血流就會明顯減少。 停止運動10天 大腦海馬迴血流減少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以50歲到80歲有運動習慣民眾為研究對象,運用核磁共振攝影檢查(MRI)觀察這些人停止運動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