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驚爆!25大醫院財報全揭密 肥老闆瘦醫護手法曝光!│財訊雙週刊

財團醫院搬錢術

為什麼有那麼多財團都愛蓋醫院?為什麼那麼多上市櫃公司老闆都愛把股票捐給醫院?他們真的都是佛心慈悲?還是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黑幕?當然,這其中確有許多善心人士,但也不乏為數眾多的貪財老闆。《財訊》透過財報比對,揭開財團法人醫院不為人知的搬錢術。

文/洪綾襄

驚爆!25大醫院財報全揭密 肥老闆瘦醫護手法曝光!│財訊雙週刊

「現在醫師真的、真的很缺,我有用過波蘭醫師,素質其實還不錯,最慘的是中南部很多小型基層醫院找不到醫師,只好引進菲律賓、泰國、蒙古等無照醫師當開刀房醫師;聽說政府還要研議繼續開放更多外醫、外護,」一位不願具名的醫院院長透露。缺人、工作量大,但所得卻一年不如一年。根據推估,1個內科主治醫師每個月最少排72小時的門診、照顧最少300人次的住院病人、做40個大腸鏡,才能領到約10萬元的薪資,要是業績不好,薪水可能比最基層的住院醫師還低。因此,這幾年,醫護人員不是往醫美等領域發展,就是離開台灣到中國或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發展。

醫療體系病得不輕!
無醫師、無床位、無好藥

醫護人員欠缺,到最後,有病床也無法收治病人,床都開不出來了。「勉強超收會出人命!」剛開完醫務會議的台北醫學大學醫管系教授黃崇謙感嘆,每逢歲末年終,北醫的急診病人總是等不到床位,但人手不夠也束手無策。有病床、沒人手,有藥品、效果卻不好。「長庚醫院從我當住院醫師至今,已經幾乎把所有原廠藥換成更有利潤的台廠學名藥了,就算病人、醫師不斷反映療效不佳也沒用,」去年底以《我為何離開長庚醫院》一文批評醫院使用學名藥、引起醫界軒然大波的高雄長庚皮膚科前主任吳唯銘無奈地說。無醫師、無床位、無好藥,台灣醫療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但弔詭的是,醫院卻不斷擴張規模,新院區一家一家動土、設備一台比一台先進昂貴。去年長庚標下新北市土城醫院的BOT案,規畫成上千床的教學醫院;一旁總是門庭若市的亞東醫院則重新裝修大樓門面;而在彰化的秀傳則宣布重金投入智慧醫材,未來還要再發展國際醫療。這幾家醫院高調的動作,都與底層醫護人員大嘆血汗的情況,完全矛盾。長庚、秀傳、亞東??這些醫院真的沒錢提高醫護人員待遇嗎?根據衛福部去年底公布的醫療財團法人2013年財報顯示,目前全台有2萬多家醫療院所、共9萬8000張病床,其中,52家醫療財團法人一年吃掉健保1441.5億元,占比高達4分之1。長庚蟬聯最賺錢的醫院,一三年稅後盈餘19億元,雖然創下史上新低(過去都有百億元之譜),但醫務收入卻高達508億元,醫療利益率也有2.25%;亞東則賺4.22億元;秀傳也有0.3億元。

 

【原文刊載於《財訊雙週刊》471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財訊雙週刊》官方網站;《財訊雙週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杏輝旗下藥品連環爆出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多達23款藥被下架,還被食藥署祭出「停止生產」的重罰,食藥署今(3)日證實已經收到杏輝相關的改善計畫,正在一一審視當中,至於相關藥品何時能夠恢復生產、出貨?食藥署給的答案,近期恐怕無望,因為必須等待食藥署再次無預警稽查合格後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日前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BNT)新冠疫苗在台銷售的「有條件授權書」,大力爭取疾管署同意購買,但今(3)日傳出談判破局!台灣東洋發出聲明表示,經與疾管署協商討論後,雙方對數量及價格仍有落差、未能達成一致協議,無法如期代理該疫苗進口。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重創各國,讓香港、新加坡陸續開放入境免隔離措施,試圖來搶救委靡的經濟活動,指揮中心也刻正研擬開放「經濟泡泡」。不過,「經濟泡泡」居家檢疫時間是否會少於14天?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所謂「泡泡」,一定是少於14天才會有「泡泡」,而指揮中心本來就是朝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爆發搶打潮,603萬劑真的快打完了。疾管署今(3)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截至11月2日整體疫苗使用率已經達到78.6%以上,剩餘量約129萬劑,扣除學生校園集中接種所需的疫苗後,剩餘不到50萬劑。疾管署預估11月底就將用罄。 今年會不會是歷年開打以來,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