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鬆女髖部骨折 一年死亡率達15%

骨鬆女髖部骨折 一年死亡率達15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現代女性生活忙碌,常忽略關心骨骼與關節健康,往往都得等到疾病發生時才驚覺日常保健的重要性。醫師提醒,骨質疏鬆患者最怕的就是髖部骨折了!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女性死亡率高達15%,等同於末期乳癌第一年的死亡率。

臨床上,大多以T-分數作為骨密度的判讀依據,若骨密度的T-分數大於-1,就是正常骨密值;若T-分數介於-1和-2.5之間,則為骨量缺少或低骨量;小於-2.5,則是骨質疏鬆症;而T-分數若小於-2.5、再加上發生骨鬆性骨折,即為嚴重骨質疏鬆症。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表示,女性在35歲以後,骨量將以每年1-2%的速度減少;更年期後,每年更會以3-5%的速度快速下降,因此50歲以上女性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研究指出,2025年時,台灣過50歲以上女性將增加31%,屆時將有超過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危機。

骨鬆患者最擔心的就是骨折了!然而,大部分骨鬆性骨折都是發生在骨密度介於-1和-2.5之間的低骨量民眾身上,釋高上解釋,「這是因為這群骨量缺乏者,骨密度雖低、但活動力卻很好,因此最容易發生骨折。」

釋高上說,骨鬆患者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就是手腕、脊椎和髖部三個部位。根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8000-10000人發生髖部骨折,恐怖的是,一旦發生髖部骨折,不僅容易喪失行動力,一年內女性死亡率更將高達15%,等於末期乳癌第一年的死亡率。且患者即使可順利痊癒,也得花至少3個月的時間才能復原。

由於女性相對於男性,較容易發生骨鬆問題。釋高上因此提醒,30歲時骨骼和關節健康將達到最高峰,35歲開始骨密就會開始逐漸流失。建議女性朋友,年滿40歲最好要做一次骨密檢測、男性滿50歲也一定要做一次,平時多關心骨骼關節健康,才能自在的活到老、動到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2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台大外科醫師甫從醫美診所返回醫界,他的回歸也顯現了光鮮亮麗的美容醫學與五大科所面臨的醫糾風險其實不相上下。為解決頻傳的醫美亂象,政府近期陸續加強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美違法廣告檢舉等行動,而業界也紛紛專對醫療產業第一線人員-醫師,進行相關法規的輔導課程,加強醫病關係的溝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灣民間常愛使用草藥偏方,但是要用之前,最好能諮詢醫師,以免愈用愈糟!皮膚科門診中,就有一名40歲男子,因為肌肉關節痠痛,自行敷用草藥「黑面馬」在膝蓋痠痛處,沒想到膝蓋反腫得像黑麵龜,竟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收治這名男子的光田醫院皮膚科醫師廖利亨醫師指出,該名男子平日喜歡打籃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年後很多民眾都會有體重增加的困擾,致使一波減重潮又開始湧現;不只是上減重班,甚至有人會依據坊間有關減重的暢銷書籍,照表操課。不過,醫師提醒,千萬別在短時間內大幅減重,快速減肥,可能會導致身體狀況出問題。楊永榮中醫師表示,過年期間民眾吃得多、運動少,再加上身體的代謝慢,體重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22歲女性,因體重達75公斤,加上健康檢查時,發現有脂肪肝的問題,因此立志減肥,每天只喝無糖優酪乳,且不攝取糖類、澱粉等熱量,但體重不但沒下降,甚至嚴重出現昏眩等不適現象,經就醫進行基因分析,醫師發現原來是基因異常導致,才會無法順利減肥。患者經分析顯示,屬於ADRB3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