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高溫超過35度,樹木會釋放出比平常多10倍的芬多精!夏日是否可以在樹下乘涼,專家這樣說...

高溫超過35度,樹木會釋放出比平常多10倍的芬多精!夏日是否可以在樹下乘涼,專家這樣說...

高溫超過35度,樹木會釋放出比平常多10倍的芬多精!夏日是否可以在樹下乘涼,專家這樣說...

Video Playback Not Supported

 

 

【新唐人亞太台 】

歡迎回來。夏天太陽毒又辣,很多人喜歡到公園樹蔭下乘涼野餐,但長庚毒物研究室團隊警告,一旦高溫超過35度,樹木會釋放出比平常多10倍的芬多精,其中的異戊二烯和都市裡的空污結合,會形成臭氧,濃度過高可能傷害呼吸系統。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空氣會流動,沒那麼嚴重。

野餐風正夯!炎炎夏日躲太陽,不少民眾喜歡聚在公園樹蔭下休息、用餐。

還有老人家打太極,一樣選擇在樹下。但有專家提醒,高溫超過35度,就得小心樹蔭下危機四伏。

長庚毒物實驗室團隊,在已故醫師林杰樑的粉絲專頁PO文,要「都市人」小心了,天氣熱時,待樹下臭氧濃度最高,可能傷身。因為樹木在高溫35度下,芬多精是平常的10倍,但都市裡,廢氣多,容易有空氣污染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會和芬多精釋放出的異戊二烯結合,產生臭氧。

林杰樑醫師遺孀 譚敦慈:「會造成一些,呼吸道的一些問題,尤其有心肺疾病,或者是老人小孩,可能要特別注意,因為35度以上已經就是,人體感到很不適了,如果在外面乘涼的時候,如果空氣比較不好的時候,其實更容易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

聲音來源: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 VS.記者:「樹下乘涼你會覺得涼,就是表示有風,其實就算有污染物,濃度也會降低,(產生臭氧,這個是有根據的嗎?) 對,理論上是會,因為它是在光的催化之下,在樹下其實事實上,光其實不會照到,擴散稀釋的效應,真正產生的量恐怕非常少。」

除了醫界有不同看法,森林系教授也認為,不同樹種恐怕不能一概而論,要大家不必過於恐慌。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要是換到空氣清新的地方,不但沒有傷身風險,多吸收芬多精,更有助健康。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新唐人電視台》;《新唐人電視台》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苗栗縣縣長徐耀昌下午於防疫記者會上公布,苗栗縣新增7例本土確診,分別為移工2例、本國籍5例。徐耀昌指出,7例個案中,分別為京元電6例(本國籍4例、移工2例),其中企業本國員工,皆為第二次PCR篩檢後陽性確診;另外有1例家庭接觸者,為案5624接觸者,於6月11日居家隔離期滿後,解隔前的篩檢確診。無社...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嚴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本土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臺北市再增42例。近期台北長者接種「網路預約系統」引起不少爭議。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15:30召開北市疫情記者會,說明目前疫情發展、網路預約系統相關事宜與台北市最新防疫政策。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

閱讀詳情 »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委託台康生技向衛福部申請購買BNT疫苗,中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回應說,「台灣的代理權在復星,任何採購必須走復星」。指揮官陳時中今天透露郭台銘申請進度,他說,現在對方來談「法律文件」,鴻海有提到希望保留一部分疫苗供員工使用,「這都可以討論」,但重要的是取得原廠供貨證明,雙方才有辦法實...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吳永淳報導台灣疫情尚未降溫,遠距教學目前已變成常態,但有部分家長卻說老師在家上班太爽,讓正妹英文老師萱萱負能量爆棚,駁斥遠距上課要克服很多狀況,且筆電一開就是一整天,熱到可以煎蛋,也像患了飛蚊症,眼前有許多蚊子飛來飛去。防疫期間政府宣布停課不停學,讓小孩在家視訊上課,補習班也不例外,但有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