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保溫杯迷思!放茶包、咖啡恐溶重金屬?聽聽看醫生怎麼說...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保溫杯迷思!放茶包 咖啡恐溶重金屬?聽聽看醫生怎麼說...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保溫杯迷思!放茶包 咖啡恐溶重金屬?聽聽看醫生怎麼說...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Video Playback Not Supported

 

 

【新唐人亞太台 】

環保意識抬頭,很多人隨身攜帶保溫瓶,但是網路評論盛傳,如果裝填茶、咖啡或含酸性飲料,可能讓不鏽鋼溶出有毒物質,危害身體健康。對此,醫師說明,只要不是高濃度的強酸,都不會對不鏽鋼造成破壞。

果汁、飲料倒進保溫杯裡,既保鮮又保冰,隨時喝一口真方便。但是網路流傳茶葉、咖啡、果汁,尤其是酸性的柳丁或是檸檬汁裡面的單寧酸成分,會使不鏽鋼氧化變質,溶出金屬,喝了可能會中毒。

彰基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 錢建文:「一個不鏽鋼材質是很好的,其實,會溶出來的機會其實不大,那其它像鎳對人體,量很少的時候其實都沒有什麼傷害,甚至我們在一些其它來源都會接觸。」醫師認為,好的保溫瓶沒有這麼脆弱,茶包隨著時間釋放的單寧酸,只會使風味變差,只要不是高濃度的強酸,都不會對不鏽鋼造成破壞。但前提是,好的保溫杯必須明確寫出不鏽鋼等級,並附上合格證明,如果只寫進口或高級保溫杯,純度不明確的,消費者不要輕信。彰基兒童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 錢建文:「最重要的顧慮其實是怕說放太久,會有一些細菌滋生,所以最好倒出來就馬上喝,不需要放在保溫瓶裡面儲存很久。」

值得注意的是,當使用保溫瓶購買含鮮奶的拿鐵、卡布奇諾 ,不管是熱的還是冰的,一旦營養豐富的奶製品降至常溫20到30度,會迅速滋生細菌,喝了可能會引起胃腸炎,最好兩個小時內就喝完。

保溫杯內部常見的茶色污垢,是色素殘留所致,並非生鏽,醫師建議每次清洗後充分晾乾,避免污垢產生細菌,讓每一次使用更安心。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邱添喜 詹詠茹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成功大學研究證實:塑化劑導致男性不孕

汗水不等於狐臭 飲食決定身體氣味

小寒「冬藏」養生 中醫師:薑片好處多

 

本文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上《新唐人電視台》;《新唐人電視台》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防堵COVID-19疫情,已嚴守1年多,不過卻被許多媒體人、藍委批評,還有名嘴送花籃嗆衛福部。律師呂秋遠今天表示,雖然自己不是菁英,甚至總覺得資質駑鈍,就是運氣比較好而已,但是有些事怎麼想也想不透,所以想要請教明白事理的人,「究竟我們的政府有多爛」。他在文中細數台灣防疫表現,...

閱讀詳情 »

【記者 顏冠得、張先鵬/四川成都 報導】 針對鴻海集團、台積電共同採購1000萬支BNT疫苗,並與上海復星醫藥正式簽訂BNT疫苗銷售協議,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參加兩岸媒體川渝行,被問到這個疫苗話題時,他表示樂觀其成,但他個人認為還是晚了一點,若是從台灣民眾的福祉上考慮的話,這件事應該會早一點完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一般人為了減少感染風險,能少就醫就少就醫,但若牙痛起來該怎麼辦?尤其,牙科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飛沫和氣溶膠,不只是病人,更是連醫護人員都擔心的感染源,大林慈濟醫院就添購口外飛沫吸除機,可在第一時間截斷90%的汙染源,避免空氣中的飛沫感染。 大林慈濟醫院牙科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快要2個月了,疫情宅在家,不少人的三餐外加宵夜全靠外送平台,但台北市衛生局今(12)日公布最新一波稽查美食外送平台業者衛生稽查結果,一口氣發現1家外送平台業者定型化契約查核出問題,還有12家餐飲業者有衛生缺失,知名連鎖餐飲的瓦城、胖老爹、subway、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