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3病患用到「救命藥」燒很快退了! 張上淳首揭國人低出院率原因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被視為治療新冠肺炎最有希望的救命藥「瑞德西韋」,在台灣的臨床實驗也有好消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26)日證實,國內已有3名病人用到藥了,效果「覺得滿不錯的」、「燒很快的退了」;張上淳也首度揭露為什麼國內確診病人都住院這麼久,原因就出在於排除病毒的時間特別長。

張上淳下午在指揮中心的例行疫情記者會上,首度針對截至昨日確診的235例確定病例發表初步分析報告。其中48人屬於輕微肺炎,14人嚴重肺炎(比率約6%),另有11人屬於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有7人病情較重,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治療中。

其中針對眾所矚目的「瑞德西韋」,張上淳表示,國內僅有3家醫院納入臨床實驗,目前已有其中2家醫院的3名病人用到藥了,病情屬於中度感染及重度感染,但還沒到呼吸衰竭的狀況,他說,用了藥以後,根據主治醫師的描述,病人的情況覺得是滿不錯的,燒好像也是很快的退了。

但張上淳強調,指揮中心更關切使用「瑞德西韋」是否可以縮短排除病毒的速度,這是目前最關心的議題,因為其攸關國內確診病例遲遲無法出院的關鍵所在。

張上淳說,目前國內確診病例有28人解隔離,還在住院中的有205人,死亡2人,目前住院中的有1人已確定解隔離,另有2人待最後確認,應該也可以解隔離,為什麼住院這麼久?這是因為從第一套檢體要陰轉,中位數為19.5天,得花這麼久的時間檢體才會陰轉。

如果按照目前確診病例得經過三採陰性才能出院,張上淳細數,從發病到陰轉中位數平均是24天,甚至還有40幾天、50幾天之久的人,他們很多人到最後狀況良好,甚至沒有症狀,但因為病毒仍存在呼吸道中,出院比率這麼低,就是在等待排病毒的時間。

張上淳說,正因為如此,指揮中心的專家小組討論後,把近來法國初步報告顯示確實可以縮短排病毒時間的奎寧類藥物,決定建議臨床醫師,不管輕症、還沒有肺炎者都可以用,目標就是希望縮短排病毒時間,不用一直留在醫院隔離病房,占這麼長的時間。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增17例!2本土個案遭返台家人感染 西班牙團第3人無症狀確診

第三批武漢包機敲定「定點定時」起飛 指揮中心證實已超過440人報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爽爆新聞網/記者林建鋒/台中報導 66歲王先生多年前從教職退休後,困擾已久的聲音沙啞問題始終沒有好轉,有時為了把話講清楚,還得更用力發音,讓他心裡苦不堪言;另名電話客服員則是上班前都得猛灌枇杷膏,但潤喉效果日益遞減,2人經求診耳鼻喉科醫師治療後,選擇以玻尿酸注射聲帶,果然順利改善破鑼嗓子,找回原本好...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視「膽固醇」為健康大敵,但過猶不及都NG!秀傳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就提醒,近年失智人口不斷攀升,除了高齡化趨勢所致之外,根據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也是原因之一,膽固醇過低恐增加罹患失智的機率;且「失智」不只一種,檢測力求準確,才能正確治療。 ...

閱讀詳情 »

編輯 梁少珊根據台大醫院設立的COVID-19疫苗專區,最新資料顯示,打完疫苗後的不舒服症狀:注射部位疼痛、發燒、休克,民眾應該怎麼反應跟處理呢? Q:打完疫苗後注射的手臂很痛,我該怎麼辦? A:注射部位疼痛是常見的疫苗副作用。手臂請盡量放鬆並保持活動,避免僵硬。也可以輕微冰敷,等到消腫後(約1~...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金魚眼」、「香腸嘴」、「風疹塊」!台灣有超過500萬人發生過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病之一,不少人都以為折磨人的慢性蕁麻疹是因食物而引起,刻意忌口,這個不吃、哪個不碰,但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破解迷思,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