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黑眼圈可能是健康黑色警報

黑眼圈可能是健康黑色警報

早晨起來,發現自己的眼圈發黑,很多人會認為是太疲勞了,沒有休息好所導致的。

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它很可能是健康的"黑色警報"。

黑眼圈→肝臟 黑眼圈畫像:面部、眼眶周圍都有色素沉著 黑眼圈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外在表現,如慢性肝病,尤其是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肝腫大者,黑眼圈往往長期存在。

大約有20%的肝病患者在暴露部位,如面部、眼眶周圍有色素沉著,呈現出"黑眼圈"。

應對:慢性肝病的治療方法是以靜養和食療為主,要減輕肝臟負擔,同時給予充分的營養,以便修復被損害​​的肝細胞,恢復肝功能。攝入豐富的蛋白質,以保證肝細胞修復和再生的需要,多食用乳、蛋和肉類為好;為了滿足肝細胞內糖元含量及其代謝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應充足供給;同時應堅持低脂飲食,這樣不但可減輕肝臟負擔,而且有利於恢復健康。

黑眼圈→月經 黑眼圈畫像:長期存在 對於女性來說,如黑眼圈長期存在,可能是痛經或月經不調引起的。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痛經是由氣滯血淤、寒凝血淤引起氣血運行失常所致,而黑眼圈便是氣血運行失常在面部的表現。

此外,經血量過多或患有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女性,也容易出現黑眼圈。

應對:如果是月經不調導致了黑眼圈,那麼你就需要調理自己的月經了。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調理和治療。

黑眼圈→鼻子

黑眼圈畫像:打噴嚏打出的黑眼圈 黑眼圈也可能和鼻子問題有關係。如果你一年到頭早上起床就打噴嚏流鼻水,就會因為眼睛下方靜脈竇附近的血流增加而造成黑眼圈。所以如果你患有過敏性鼻炎,想不擁有黑眼圈是不太可能的。

應對:除了積極治療你的鼻炎之外,你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待在充滿煙霧瀰漫的環境,避免給鼻子額外的刺激;同時,早晚注意冷空氣刺激到氣管,而引起過敏的打噴嚏;而且打噴嚏千萬別太用力,因為那會壓迫到肌膚的微血管。

黑眼圈→胃

黑眼圈畫像:黑眼圈顏色會較深,呈淺藍色,範圍也較大 慢性胃炎患者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胃炎反復發作,黑眼圈也會加重。患有神經衰弱兼內臟疾病,尤其是慢性胃腸疾病的人,也會出現黑眼圈。

應對:慢性的胃腸疾病除了治療之外,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調養。合理的飲食、切忌暴飲暴食,並且注意飲食衛生,不​​能再給脆弱的胃腸額外的刺激。調理好了胃腸,黑眼圈自然也會減輕。

黑眼圈→腎

黑眼圈畫像:雙目無神,眼圈發黑 傳統醫學認為黑眼圈是腎虧所致。腎精虧少則兩眼缺少精氣的滋潤,腎之黑色就浮越於上,因此雙目無神,眼圈發黑。如果長期生活方式不健康、性生活過度的話,就很容易導致黑眼圈。

應對:要防止過度勞累,不能熬夜,擁有規律的生活,同時加強內心修養,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緒變化激烈。平時可多食含鈣量高的食物,如骨頭湯等,或者清涼食品或藥品,如山藥、金銀花、綠豆、決明子等。 

相關推薦

(via) 惱人的蚊子再度成群結隊進攻城市,誓要在人類身上留下又紅又腫的「戰痕」。日本網站Lifehacker最近分享一個緩解「蚊子包」搔癢感的小秘方,而且不需準備甚麼特殊工具,只要居家隨手可得的一根金屬湯匙就可以了!根據解癢指南,首先要將金屬湯匙以熱水加熱;不必用到煮沸的滾水,從水龍頭流出來的熱...

閱讀詳情 »

一胖就胖在臉上,一瘦就瘦在胸上……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煩惱?佛羅里達大學教授指出,女性如果把瘦大腿作為目標來進行減肥運動的話,最先顯瘦的就會是胸部! 聽上去很恐怖吧?不要慌張,要想做到瘦身不瘦胸並非難事。只要你在努力瘦身的同時別忘了做一些胸部肌肉的健身,就可以減少煩惱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寒流來襲,氣溫驟降,進補是許多人去寒氣、增加抵抗力的第一選擇。中醫師強調,進補要正確的吃,才不會要補的沒補到,卻只補到多餘的熱量,說不定還吃進毒素。開業醫徐仁德中醫師說,冬季是最適合進補的時節,但有許多食材在烹飪時要特別注意。以國人最常進補的麻油雞為例,市面上普遍都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統計,全台約有20萬人受心房顫動所苦,患者可透過手術置入心律調節儀器來改善症狀;但許多患者因裝置心律調節儀器,時常感到緊張與擔憂,終日充滿恐懼及不安,生活品質也隨之下降。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將於12月13日上午,在全台12家醫院舉辦「遠距知心 心律不整衛教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