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6歲前治療口吃 治癒高達7成5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口吃即早治療可痊癒!據統計,國內約有20萬人有口吃困擾,其中孩童是成人4倍。根據美國口吃基金會指出,口吃者早期接受治療,有7成5至8成的口吃者能痊癒,只有1%會變成慢性口吃。醫師建議,若父母發現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時間超過6個月,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16歲前積極治療,治癒可高達7成5。

一名9歲的陳小妹,3秒鐘的話要13秒才能說完,但母親以為孩子還小,學習說話難免會不流暢,直到女兒上小學才發現是口吃,經過連續每週10次,每次1.5小時的一對一密集治療與練習後,現在陳小妹像一般人一樣,能以流暢的說話。

開業醫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表示,口吃者早期接受治療,7成5的患者可在16歲前可完成復原,但一般大眾對於口吃的偏見、誤解等刻板印象,造成患者羞於就醫,另一方面,由於國內缺乏專門治療中心,患者也不知道該看哪一科,而延誤治療時機。

曾清祥說,造成口吃的原因可能與先天遺傳、基因變異,以及環境有關,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話出現結巴的現象時,不需要刻意去矯正,也不要求孩子再說一遍,以免孩子害怕說話,造成口吃的情形更嚴重。

開業醫復健專科診所口吃治療中心主任曾鳳菊表示,口吃是指說話不流暢,且出現結巴的現象,會出現不斷重複說某些字、某些音、拉長語音,以及不自然中斷字句和用力等,因此說話變得不順暢。

曾鳳菊建議家長,若孩子說話不流暢的時間超過6個月,應尋求語言治療師協助,語言治療師會針對孩子說話不流暢的現象進行評估和診斷,並給予合適的建議及治療方式,幫助孩子順暢說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831

相關推薦

你也是晚上不睡覺,拚命追宮廷劇、網購的熬夜一族嗎?熬夜會影響健康,甚至有研究提出「熬夜=慢性自殺」的警語;如果逼不得已必需熬夜,希望能延續體力,又不想影響隔天的精神,有一些適合熬夜吃的食物,例如牛奶,還有推荐的運動,大家不妨快來筆記。 不得已一日或數日熬夜 醫師:注意熬夜時的飲食、活動 現代上班族工...

閱讀詳情 »

虎口張開時,大拇指卡卡、手腕腫痛,小心,你可能得了「媽媽手」。專家提醒,俗稱「媽媽手」的手部「狹窄性腱鞘炎」,並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的疾病,凡是手部需要經常做出重複性動作的人,就有可能得到,建議可用3招緩解症狀。 復健物理治療師許芳毓指出,「媽媽手」是指「外展拇指長肌」和「伸拇指短肌」肌腱腱鞘發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46歲男性從18歲起抽菸,每天一至兩包菸;從一年前開始有胸悶,咳嗽等症狀,一開始不以為意,只買止咳藥水服用,但近一個月來甚至連爬一層樓梯都會喘。進一步就醫,經由肺功能檢查,顯示為中等程度持續性呼氣氣流受阻,被診斷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狀緩慢進行  不易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響應分級醫療政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正式啟動「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智鏈護照,全面提升轉診服務,建構並整合個人健康照護網絡;民眾可於24小時內取得完整病歷摘要、檢查影像等就醫及健檢資訊。更能智慧授權給其他醫院及診所醫師瀏覽,機構間轉診無須返院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