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成學童腹部肥胖 慢性病恐上身

3成學童腹部肥胖 慢性病恐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時候胖,長大恐疾病纏身!炸雞、薯條是小朋友最愛美食,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近3成學童的腰圍超標,日後罹患三高、慢性疾病風險大增。營養師強調,腹部脂肪堆積是導致成年後肥胖,以及罹患慢性疾病的主因,建議家長定期幫孩子量腰圍,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董氏基金會今年5至6月,針對全台15所國小4至6年級的學童,共1091名,進行「健康體位與生活型態調查」,結果發現,2成6的學童「腰圍身高比」大於0.5,有3成3「三樂指數」不及格。

小時候胖,長大就容易胖。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指出,腰圍身高比是判斷是否肥胖的指標,數值大於0.5即代表腹部肥胖。國外更研究發現,童年肥胖間接提升成年後肥胖的機率,以及提高罹患三高、慢性疾病的風險,「小時候胖不是胖」的理論已被推翻。

什麼是三樂指數?呂蕙如表示,除了腰圍身高比,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同樣影響兒童的健康狀態。調查發現,家長陪孩子一同做菜、運動,孩童的腰圍身高比大於0.5的比例較低,且運動、睡眠習慣也較好。

董氏基金會也將與三商美邦人壽合作,共同推動「三樂小子養成計劃」,包含「暑期親子健康小學堂」、「校園健康俱樂部」等活動,期望透過家庭、學校與健康風險管理,用簡單的評估方式與行為守則,讓每個學童健康成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64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人傳統觀念,產後媽媽要坐月子補身體,但若月子餐太重葷腥,恐增產婦腸胃負擔,甚至徒增腰圍。大林慈濟產後護理之家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黃金環表示,剖腹產後媽媽胃腸道未恢復,不宜吃太過於油膩食物,只要飲食均衡,天然蔬食也能滿足營養需求。傳統月子餐重油 均衡素食也能顧健康產後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科技與醫療相結合為時代趨勢,協助更準確了解患者狀況。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劉偉名與嘉義基督教醫院等單位合作,開發電腦輔助診斷系統,協助醫師即時偵測可能癌化的大腸息肉。人工智慧結合醫療 迅速準確掌握疾病狀況隨著科技發展趨勢,人工智慧結合醫療,協助民眾擁有更完整照護。劉偉...

閱讀詳情 »

慢性腎臟病患者小心快速進入末期腎衰竭,被迫接受透析或換腎的治療!為了幫助穩定病情、延緩惡化程度,目前透過中西合併治療,針對個別體質差異、發病原因,像是使用中藥、針灸對症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廖元敬表示,中西合併治療慢性腎臟病好處多多。(圖片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大推植物性蛋白質,加拿大新版飲食指南「牛奶」中箭落馬!加拿大睽違12年的新版飲食指南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植物蛋白質,多喝水,並減少動物蛋白攝取量。其中削減乳製品攝取,因學界無定論,引起各界爭議。加國新版飲食指南 蔬菜水果佔一半根據《BBC》報導,新飲食指南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