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3招退暑氣 預防熱傷害

3招退暑氣 預防熱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依據中央氣象局未來一週天氣預報顯示,各地大多屬於高溫炎熱的天氣,最高的氣溫約在30至37度間,東南部地區有焚風發生的機率,因此有讓民眾發生熱傷害(如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等熱傷害)的機會。

 尤其是6大高危險族群如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預防熱傷害的3要訣: 

1)保持涼爽/

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直射,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

2)補充水分/

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避免喝太過冰冷的水,以免胃不舒服。

3)提高警覺/

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於室內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身體狀況。

熱傷害 嚴重會頭痛、嘔吐

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29歲的小瑞,工作時發生從高處摔落的意外,被救護車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過X光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第7節頸椎爆裂性骨折,導致四肢無法活動,經過脊髓減壓與人工椎體重建手術,術後預後狀況良好,康復出院,現在小瑞只需要帶著頸圈約6個月,鈦金屬人工椎體跟自體頸椎骨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預防齲齒不嫌晚,老來有牙不希罕!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是現代人保護牙齒的新選擇,氟化物具防齲之效果,為20世紀重要的發現,也是目前WHO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的齲齒防治措施,為此,衛生福利部在今年推出食鹽加氟政策,希望透過氟化食鹽,能達到降低全民齲齒率的目的。 5~6...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48歲的邱姓患者,連續發燒7天仍沒退燒緊急到醫院掛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出肝膿瘍,又因臀部注射退燒針劑,竟然在注射部位出現紅腫、熱痛,合併「壞死性筋膜炎」,經數日引流及高壓氧、清創手術,患者已康復返家。 肝膿瘍 多發生在免疫力不好、酗酒者 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在台灣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且每年以2萬5千名的速度增加,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相當於每8.5個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小時就有1.1人死於糖尿病。 全球逾9,300萬人有眼睛病變問題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