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0萬國人咀嚼吞嚥障礙 營養照護怎麼做?

30萬國人咀嚼吞嚥障礙 營養照護怎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明年將進入高齡社會,許多問題也逐漸浮現。專家指出,老年人比例增加,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患者也越來越多,容易發生咀嚼吞嚥障礙,造成營養缺乏,病情容易惡化。

老化指數提升 腦神經病變患者增

根據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估計,目前全台約有30萬人發生咀嚼吞嚥障礙。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長黃純德指出,隨著國內老化指數提升,衍生的腦神經病變疾病也將增加,患者因神經肌肉病變、協調能力不好,以及口咽部組織構造異常等原因,會造成咀嚼吞嚥障礙問題。

咀嚼吞嚥障礙 併發症問題多

黃純德理事長強調,當病患發生咀嚼吞嚥障礙問題,會導致營養缺乏、脫水、免疫力低下,甚至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也會引起痛苦、憂心等心理障礙,社會隔離、脫離等情形。

長期營養照護 胃造口、腸造口較佳

黃純德理事長指出,目前國內針對咀嚼吞嚥障礙問題,仍停留在插鼻胃管的階段,其實,對於需要長期營養照護的患者來說,胃造口及腸造口是更適合的選擇,可提供更多的營養需要量,維持患者的體力及免疫力,並且減少痛苦,減輕照顧者的心理與時間壓力。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5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剛動過外科手術的患者,較容易罹患罕見周邊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特別是因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更容易產生這種情況。 格林-巴利症候群 屬於罕見疾病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研究團隊分析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同醫護深耕醫療照護產業多年,今年首次以「遠距健康照護服務」參加由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主辦之評選活動,榮獲「2016 SNQ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認證,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親自出席領獎,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得到SNQ認證的遠距健康照護服務。 SNQ...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特別舉辦「聖誕舞會」活動,為該院200位病友創造最特別的聖誕回憶。陳俊鶯院長表示,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對精神疾病的醫療照護是全方位及多元化的,除了藥物及心理治療外,更透過多元化的復健治療方案來幫助病友恢復及提升生活功能,幫助他們順利回歸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年終慶碰上耶誕節檔期,各大百貨公司推出下殺折扣,吸引眾多人潮購物,許多小資族狂逛街、勤比價,走遍大街小巷也不嫌累;不過,不少上了年紀的人,沒走幾步路卻小腿痛、痠麻走不動,就要提高警覺,可能是罹患了動脈硬化症。 好發65歲以上長者 新光醫院心臟及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彥仰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