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7歲竹科工程師勇抗鼻咽癌 挑戰單車環島

37歲竹科工程師勇抗鼻咽癌 挑戰單車環島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如果之前就積極運動,也許不會罹癌!」今年37歲的竹科工程師潘其均語重心長的呼籲大家要運動。他在四年前得知罹患鼻咽癌,二年前復發,經歷過兩次治療經驗,因而更加注意每天的飲食與生活起居,而且非常積極運動;這兩年,他竟然體能好到能跑馬拉松,下個月還要參加抗癌協會所舉辦的騎單車環島。

在2010年,潘其均右邊鼻塞長達3個月,他原本以為是感冒,直到經由醫師以內視鏡檢查發現有異,進一步轉診到台大醫院,才確診為罹患鼻咽癌第二期;經由化療和電療,病況雖然獲得緩解,但卻在2012年時又再復發,而且是在原部位復發,並且又再繼續接受化療與電療。

癌友在接受化療和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副作用,尤其是口腔潰瘍,會讓罹癌患者無法進食,進而會造成營養不夠;然而,潘其均說,第二次治療時,有朋友介紹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和第一次化療後相比之下,副作用大幅獲得緩解,嘴破程度下降,也較沒有噁心與嘔吐。他第一次發現罹癌治療時,只能吃流質食物,甚至要用鼻胃管,體重從78公斤掉到64公斤,第二次復發,可以正常吃,治療前體重75公斤,治療後只掉了2公斤。

潘其均第二次鼻咽癌復發共進行8次化療和33次電療,並且合併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他說,治療後不只是副作用獲得緩解,而且整體機能都獲得改善,以前會經常便秘,每週只排便一、二次,然而,在服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後,每週都能有五、六天的排便;他還發現到,因為治療時的痛苦減少了,而且能吃得下,因而使得體能恢復的很快。

潘其均第二次癌症復發後的治療效果很好,由於有參加公司的壘球隊,因此在做完治療後,就立即回到公司參加比賽;他罹癌後反而更積極運動,並且感覺體能似乎比生病前還要好,因而還參加了抗癌協會所舉辦的許多活動,不但去跑馬拉松,還經常去爬山,他還報名要爬玉山,但是沒有被抽中而作罷,預計明年再報名爬玉山,今年十一月二日,則是要去騎單車環島。

很多癌友因為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很痛苦,因而無法去運動或體力不足;因此,潘其均建議癌友,可以透過減少副作用,增進食慾,進而使體力恢復,積極去運動,才會有良性循環。此外,他並呼籲大家要注意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應該要吃得清淡,少肉多蔬果。

民眾若需了解更多防癌知識,可電洽02-2698-0770索取台灣防癌協會防癌手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8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科隆氏症Crohn's屬於少見特殊疾病,臨床上較不常見,多發生於20至29歲、50至59歲以及70至79歲年齡層,男女比率相等,其中家族病史者罹患機率比一般患者高出17至35倍;豐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趙培傑指出,尤其像是有抽菸、服用口服避孕藥達5年以上等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先前並無特別病史的40歲陳小姐,近日上妝前照鏡子發現眼白及膚色略顯偏黃,如廁後更發現尿液偏深,近似烏龍茶的顏色,近兩天還多了食慾變差、發燒及右上腹劇痛症狀,經醫師詢問病史及身體檢查,進一步接受血球及血液生化分析發現白血球增加,黃膽指數飆高,腹部影像(超音波及電腦斷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時序進入秋季,許多人一早起來,鼻子感到不適,噴嚏、鼻水停不住、眼睛發癢,讀書或工作都無法聚焦,就醫診斷後又發現不是感冒,著實困擾著生活作息。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同村主任表示,上述這些症狀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所造成。 抽血檢驗得知過敏原 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聽神經瘤的患者,初期多誤以為僅是耳鳴等小毛病,直到症狀嚴重就診檢查時,才發現腫瘤恐已長到2公分以上;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副部長兼電腦刀中心主任張進宏指出,聽神經瘤可能會因腦水腫現象,導致患者壓迫神經喪失平衡感,若拖延治療,嚴重恐影響生活品質,不得輕忽嚴重性。 第一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