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45歲婦女經血量大增 子宮肌瘤作祟

45歲婦女經血量大增 子宮肌瘤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45歲的女性,過去月經的出血量偏多且有血塊,經期約在7天上下;近半年開始,月經周期雖然未改變,但經血量明顯變多,甚 至會出現頭暈、無力等狀況,便到成大斗六分院院檢查。該院婦產科醫師白岳儒表示,透過子宮內視鏡檢查發現,這位婦人的子宮腔中有子宮肌瘤,為經血量增加的 主因,進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後,不僅經血量恢復正常,也不再有貧血狀況,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白岳儒指出,子宮是孕育生命的重要溫床,但也常伴 隨許多月經問題,包括經血過多、月經時間不規則等。一般來說,正常的經期周期約為21~35天,若月經周期少於21天或超過35天,建議應做初步評估。對 於經血過多的人而言,常常因為體內血量減少而造成貧血,會出現頭暈、四肢無力、心跳加快,甚至昏倒的狀況;生活面上,不僅需要常更換衛生棉,還有會陰局部 悶熱、搔癢、異味、發炎感染的困擾。以上情形,都讓女性月經來潮時,心理壓力倍增。

造成子宮出血常見的原因,包括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 宮內膜瘜肉、子宮內膜增生、內分泌及荷爾蒙問題、全身性疾病或凝血功能異常等,少部分來自於子宮癌症。要確定子宮頸病變,可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有肌瘤、 子宮肌腺症、或子宮內膜增厚等問題,可透過超音波檢查;而子宮內視鏡檢查,能真實呈現子宮內狀況,可針對子宮內的瘜肉或腫瘤做切片,確定出血的原因。

白岳儒說,對於經血過多,或子宮不正常出血,透過檢查發現病因後,治療上可透過荷爾蒙藥物來調經,而含投藥系統的子宮內避孕器,則可幫助減少出血量和改善經痛。另外,若病人沒有生育需求,可透過子宮內視鏡,進行子宮內膜灼燒手術,以減少月經出血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44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在忙碌緊張的情況下,時常忘記讓肩膀放鬆,導致頸椎痠痛。白天上班時面對大螢幕,晚上下班回家後繼續低頭面對小螢幕。緊接而來的可能造成四肢僵硬,更嚴重則引起頸椎椎間盤突出,不得不慎。 三軍總醫院骨科部趙國華醫師表示,長期坐在辦公室工作、面對電腦的打字員、銀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的天氣悶熱、潮濕,對於正在坐月子的產婦而言,不只心情煩躁,私密處發生感染機率大增,更是一大困擾!婦產科醫師表示,悶熱、潮濕的環境是細菌、黴菌孳生的溫床,尤其產婦坐月子期間會排出惡露,影響陰道的正常酸鹼值,而增加感染的機率,甚至可能造成外陰部疼痛、子宮內膜發炎等問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16歲男孩,因打球造成右邊膝蓋受傷,不但膝蓋下方腫起疼痛,甚至影響走路或下蹲,經就醫檢查肌腱、韌帶,加上觸診後,發現患者的脛骨粗隆有凸起且有明顯的壓痛感,確診為奧斯古─謝拉德氏症。奧斯古─謝拉德氏症多發生在青少年,主要是因大腿強力收縮,導致前膝蓋疼痛,包括籃球、足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為因應疾病型態快速改變,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許多先進國家會讓醫學生畢業後接受「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簡稱PGY,Post Graduate Year),讓受訓的新進醫師有機會見習各種疾病。花蓮慈濟醫院為提供PGY訓練學員更好的學習環境,今年正式推出PGY專屬的e-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