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6成5無感 尋找變快樂的祕方│今周刊

撰文/今周刊 陳玉華

快樂是很主觀的感受,
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偏方,
尤其在台灣苦悶環境中,
如何善用微小的正向刺激,
點滴累積,
訓練出支撐未來的快樂力。

日前,主計總處公布二○一四年國民幸福指數,台灣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六.九三分,在三十七國中,排名第十八,較去年前進一名,續居亞洲第一。

相較官方沾沾自喜,民眾卻無感幸福,生存的壓力,經濟的重擔,壓得快樂的長相,越來越模糊⋯⋯。

6成5無感 尋找變快樂的祕方│今周刊

場景一:爆滿的身心科門診
拯救心靈的醫師,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病

身心科門診的燈號已經三十分鐘沒更換,數字停在二十五號,傍晚已到,掛號人數還有十幾人候診,門縫打開的剎那,病患顫抖抽搐的背影,對面坐著皺著眉,一臉倦容的醫師王浩威。

「抱歉,有點耽擱,我們現在可以開始關於台灣人無感快樂的原因……。」王浩威攤開iPad、畫著圖表,從榮格心理分析講到台灣人的中年危機,他試圖分析每個數字背後代表的心理因素,只是在專業背後,他也承認:「被病人倒了一整天垃圾後,回家常臭著一張臉,窩在沙發區,一言不發」、「還好我的伴侶也是這領域的從業人員,可以充分理解,我躲回洞穴,需要獨處的療癒。」

「有時候看病的心理醫生,比你想像中的還要病……。」王浩威苦笑著。

幫人解開心結的心理醫師,其實也糾纏心結。王浩威的真實生活,在電影《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中心理醫師海克身上,也能看到。海克擁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與貼心的伴侶,但被病人追著問:「醫師,快樂是什麼?我為什麼都找不到?」一連串的問號,讓海克決定停掉心理諮商的工作,到非洲、中國、美國等地,透過旅程碰觸的有趣人物與驚險事件,檢視自己內心的企盼與恐懼。

浪漫的心理醫師,透過旅程尋找內心的謎團,但身處在台灣小島的人們,心裡的快樂座標又漂流到哪裡?

根據《今周刊》與波仕特線上市調所做的「國人快樂大調查」,發現回答「非常快樂」與「有點快樂」的民眾僅有三四.三%;有六五.七%的民眾表示「普通」、「有點不快樂」與「非常不快樂」,其中又以「普通」占三五.九%的比率最高。

「談不上快樂與否,只好回答普通,這也符合台灣悶到底的現狀。」王浩威分析,台灣已經過了高度經濟成長的時代,再怎麼努力,也回不到那個榮景,但日子也不算過得太壞,所以出現了「快樂無感」的現象。

「台灣像是一片安靜無波的海,人心如帆船,沒有方向感、沒有驅動力,停滯海面。因為沒有驚濤駭浪,沉不下去,所以也沒有掙扎求生的危機力與戰鬥力。」

「二十五年前,我去上政大企業家班時,當時吳靜吉老師提到『中年危機』四字,我心想,那是虛弱的人才會應付不來的困境。」合隆毛廠董事長陳焜耀說:「沒想到過了四十歲之後,危機像土石流般滾下來,先是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來又是二○○八年金融海嘯,每一次都令人措手不及。」

在這次調查中,快樂指數最低的年齡層落在四十一歲到五十歲之間,將近七二.七%的受訪者「無感快樂」,這些四、五、六年級生,歷經台灣高度的經濟成長、政黨輪替等重大政經社會轉折,都深信社會進步是不斷往前滾動、個人只要有努力就有回報的,「我是不錯的」、「我一定還可以更好」……。這些一輩子不變的信仰,卻來到了「停滯的海面」,台灣中堅分子的無奈與挫敗,成了最無奈與無感的一群。

「年輕時,我們認為生命是無限的,往前,就有路走;但現在可能要思考你的日子是倒數的,甚至從終點回推。」「倒數的人生,我還有什麼路可走?練習從不同角度看生命。」王浩威說:「要解除中年危機,必須卸下假裝自己還不錯的樣子,真正地告別自己,才能繼續往下一個旅程走去。」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70期)。

本文相關》
※ 每天333 練習快樂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 愛小孩、愛家人,先從懂得愛自己開始

※ 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70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進入「萬例時代」,目前每天的確診、匡列隔離人數以及想做PCR篩檢的人潮爆量,塞爆急診,不只台北市長柯文哲喊出「快篩陽=確診」,也有醫師支持,認為快篩陽性就判定確診才不致癱瘓醫療量能。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仍強調不贊成,他更舉出三大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1974例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2例死亡。且中重症一口氣再新增30例,續創新高,其中包括一名國小女童,屬於尚無法接種疫苗族群,出現肺炎及血氧低症狀,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死亡個案則為50多歲及80多歲男子,都在確診一周內死...

閱讀詳情 »

許多深受雄性禿所苦的民眾都想透過植髮手術來達到髮量茂密的效果,然而植髮診所這麼多家,該怎麼選擇,也是一門學問,當民眾不知從何挑選時,不妨跟著醫護同業一起選。MyHair生髮植鬍診所分享,診所自成立以來,就不斷有醫護人員指名來植髮,可見專業技術,深受醫護業界肯定,而能被同業讚許,不外乎團隊、技術、美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上路才第二天,碰到的第一個周未民眾就有可能「撲空」買不到!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今(29)日表示,目前快篩都是今天配送明天要賣的量,但指揮中心最新規畫,今天預計配送的藥局家數卻「一舉砍半」只剩2202家,甚至周日完全只能賣賣剩的快篩,若一劑沒剩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