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AZ疫苗引發血栓 首例專家會議應變

AZ疫苗引發血栓 首例專家會議應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針對近期國內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已於5月31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進行討論,確認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之案例。

該名民眾經臨床警覺與及時診治,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與會專家於綜整相關資料後表示,截至目前國內AstraZeneca COVID-19已接種461647人次,本例為我國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並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之民眾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說明,本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自5月19日起,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本案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更多新聞】

  • 疫苗陸續到貨 國內大接種上陣
  • 提升抵抗力 好菌營養補充不能忘
  • Arctic Tech獨家研發面料口罩 雙層滌棉打造輕薄透氣防濕氣
  •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每天眼睛需要點羧甲基纖維鈉一至兩次聽起來不是很好的經驗。但是這種化學的局部潤滑劑卻可以幫助眼睛遠離強光的傷害,也遠離眼睛的酸澀、乾燥、紅腫的痛苦。全世界很多超過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都有眼睛乾澀的困擾,又稱為[乾眼症],嚴重者甚至得在眼睛上塗上凡士林,儘管減少了乾澀,但卻影響...

    閱讀詳情 »

    寶寶睡眠問題往往讓家長非常頭疼,不累不睡,太累也不睡,到底怎麼樣才能一夜好眠?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並非所有寶寶都是天生好眠,建議家長可以幫寶寶安排固定的睡眠儀式,讓寶寶習慣儀式之後就要準備睡覺囉!  許多育兒書籍都會建議儘早幫助寶寶建立固定的睡眠儀式,讓寶寶習慣儀式後就是睡眠時間!然而...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當約瑟夫醫師的母親住院時,因為醫療器材的逼逼聲與震動聲,他根本在電話中聽到他母親的聲音。更糟的是,她幾乎無法在醫院闔眼睡覺。 研究顯示,醫院的噪音,包括醫生與護士在夜間的打擾,還有各種聲音,讓最需要休息的病人反而很難休息。這不僅影響病人的心情,還有病人的健康。約瑟夫說,...

    閱讀詳情 »

    慢性腎臟病的病況是漸進式的,可依照腎臟功能強弱分成5期。新光醫院腎臟科張瑞廷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是依照年齡、性別、血清肌酸酐等數值,綜合計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作為腎功能的判斷依據。  第一期:腎功能正常,但尿液檢測異常,如出現尿蛋白、血尿等狀況腎絲球過濾率值 (GRF) ≥ 90 m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