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AZ疫苗引發血栓 首例專家會議應變

AZ疫苗引發血栓 首例專家會議應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針對近期國內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已於5月31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進行討論,確認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之案例。

該名民眾經臨床警覺與及時診治,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與會專家於綜整相關資料後表示,截至目前國內AstraZeneca COVID-19已接種461647人次,本例為我國首例TTS個案,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4月4日),建議指揮中心應持續監測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事件,並建議符合接種對象之民眾應配合疫苗供應進度,接種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說明,本案為30多歲男性,於5月12日接種第一劑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曾出現發燒等身體不適症狀,於3日後逐漸緩解。自5月19日起,出現微燒、持續頭痛、腹痛等症狀,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血小板低下,D-dimer異常升高等,同步影像學檢視頭部、腹部雖未發現血栓病兆,經臨床研判依「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臨床指引」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本案經專家審查,符合布萊頓合作組織(Brighton Collaboration)病例定義,研判為我國首例TTS個案。

指揮中心呼籲,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更多新聞】

  • 疫苗陸續到貨 國內大接種上陣
  • 提升抵抗力 好菌營養補充不能忘
  • Arctic Tech獨家研發面料口罩 雙層滌棉打造輕薄透氣防濕氣
  • 相關推薦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蝶豆花抽驗結果。(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藍紫色絢麗又漸層的顏色,讓蝶豆花調製的飲品,近年掀起熱潮吸引消費者目光,但台北市衛生局今(16)日公布最新抽驗結果,抽驗10件產品就有6件出包,檢出殘留農藥殺蟲劑陶斯松、芬普尼、三落松、益達胺、普克利及氟大滅...

    閱讀詳情 »

    ▲台南新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疾管署今(16)日公布台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新化區知義里5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男子於7月14日發病,隔日就醫時登革熱NS1快篩陽性通報,今確診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目前人住院治療中,所幸同住者無疑似症狀。 ...

    閱讀詳情 »

    ▲運動不當,小心胸壁肌肉拉傷!(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胸部隱隱作痛,該不會是肺有毛病?一名40歲女性,感覺右胸持續疼痛,每當深吸氣時或是抬高右手時就會引起疼痛,用手按壓還有明顯痛點,嚇得以為肺部出了大問題,急忙就診,醫師診斷為運動引起的「胸壁肌肉拉傷」,這...

    閱讀詳情 »

    ▲巴金森氏症病人植入「深層腦部刺激器」所需導線的組件,自今年8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治療巴金森氏症的異動、不自覺顫抖,可靠植入醫療特材「深層腦部刺激器」控制,好消息是,繼決定終生埋單電池費用之後,時隔3年,健保署今(16)天再宣布,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