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月經失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或經量發生異常改變,包括月經週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及痛經、閉經、經前期綜合症等病症。許多女性發生月經失調後,只是從子宮發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或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生活因素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罪魁禍首之一:壓力

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就會使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導致卵巢不再排卵及分泌雌激素,從而引起月經失調。同樣,長期的心情壓抑或情緒不佳,也可導致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1. 緩解精神壓力。在工作之餘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跳健身舞等,每週1 ~2 次,每次30 分鐘。

2. 多食用一些具有減壓作用的食物,如香蕉、捲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

 

罪魁禍首之二:貪涼

有些女性很不注意經期的保暖,如在月經期間吃雪糕、冰激凌等寒涼食品,或者為了美冬天穿得很單薄等等。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

1. 經期要注意防寒避濕,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

2. 可以多吃一些大蔥、豆類、南瓜、大蒜、生薑、栗子、橘子等食物。

 

罪魁禍首之三:電磁波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DV 機、電炒鍋、吸塵器、電冰箱等電器。但許多女性卻不知道,

 

各種家用電器及電子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於人體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從而導致內分泌紊亂,引起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1. 日常操作電腦時,要做好防護措施。

2. 在手機上裝個免持聽筒對話器,且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

3. 避免同時使用多種電器。另外,不要把冰箱放在臥室裡。

4. 常飲綠茶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 、C 和蛋白質的食物,這樣能有效地預防或減輕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

 

罪魁禍手首之四:便秘

有便秘的女性,其直腸因有大便蓄積會發生膨脹,從而導致子宮頸向前推移,子宮體向後傾斜。如果女性長期便秘,使子宮經常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導致月經失調,還會引起腰痛。

 

溫馨小貼士

積極地防治便秘。每天清晨空腹喝一匙蜂蜜或香油;平時多吃些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香蕉、蘋果、韭菜、蘿蔔、菠菜、松籽仁等。

 

罪魁禍首之五:濫用抗生素

有些女性平時無論大病小病,都喜歡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但專家指出,濫用或經常大量地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引起不排卵,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

1. 經常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2. 不要濫用抗生素。如果使用一定要遵醫囑。

 

罪魁禍首之六:蹦迪

不少年輕的女性都喜歡蹦迪,且樂此不疲。但是,長期待在迪吧那種震耳欲聾的音樂環境中,不僅有損於聽力,還會引起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減少去迪吧的次數或縮短每次光顧迪吧的時間。

 

罪魁禍首之七: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從而乾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失調。每天吸煙一包以上的女性,發生月經失調的機率是不吸煙女性的3 倍。

 

溫馨小貼士

1. 堅決地戒菸。

2. 適量補充維生素C ,以減少吸煙對身體的危害。平時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如橘子、橙子、獼猴桃等。必要時也可口服維生素C 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奈米抗癌藥物是目前研發主流,但過去無法精確掌握療效、副作用;北醫大找到新偵測方法,並將化療老藥新用,開發出可治療卵巢癌及肺癌的奈米抗癌藥物,且效果好、副作用極低,目前將進入第3期臨床試驗,最快2年後可上市。成果已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傳統方法難以偵測 奈米抗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螢幕上密密麻麻的漫畫,是詹小姐平時最愛的閱讀休閒,但追劇情過頭的後果,就是眼睛時常感覺乾澀與緊繃,度數更是一去不復返,在驗配了3C多焦點鏡片後,不僅沒改善,重配了三次卻反而愈戴愈暈。 眼科醫師林丕容表示,詹小姐頭暈的原因,就是眼鏡焦點驗配位置偏差,造成可視區域的不平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一項發表於2016年2月《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若父母任一方陷入憂鬱,孩子的學業表現會受到影響,即使父母親的憂鬱症在前幾年就發生了,影響仍然存在。 媽媽有憂鬱症 影響女兒高於兒子 研究顯示成績差異不是很嚴重,然而也可能造成及格或不及格的差別。父母罹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整理) 便秘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女性、年長者更是常見,據統計15-20%民眾有便秘的問題,65歲以上、住院或護理之家照護的年長者盛行率更高達四成以上。便秘有兩種常見類型:一是腹部用力才能順利排便,這種類型多見於年長者,主要是排便肌肉無力;另一種則是每週排便兩次以下,常見於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