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月經失調是指月經的周期、經期或經量發生異常改變,包括月經週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週期不規則、月經量過多或過少、經期延長及痛經、閉經、經前期綜合症等病症。許多女性發生月經失調後,只是從子宮發育不全、急慢性盆腔炎或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去考慮,而忽視了生活因素7個壞習慣讓女性月經徹底失調(女性必看!)

 

罪魁禍首之一:壓力

正值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就會使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導致卵巢不再排卵及分泌雌激素,從而引起月經失調。同樣,長期的心情壓抑或情緒不佳,也可導致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1. 緩解精神壓力。在工作之餘從事一些全身運動,如游泳、跑步、跳健身舞等,每週1 ~2 次,每次30 分鐘。

2. 多食用一些具有減壓作用的食物,如香蕉、捲心菜、土豆、蝦、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紅柿等。

 

罪魁禍首之二:貪涼

有些女性很不注意經期的保暖,如在月經期間吃雪糕、冰激凌等寒涼食品,或者為了美冬天穿得很單薄等等。殊不知,這些行為都會使盆腔內的血管收縮,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引起月經量過少,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

1. 經期要注意防寒避濕,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飲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涼。

2. 可以多吃一些大蔥、豆類、南瓜、大蒜、生薑、栗子、橘子等食物。

 

罪魁禍首之三:電磁波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DV 機、電炒鍋、吸塵器、電冰箱等電器。但許多女性卻不知道,

 

各種家用電器及電子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均會產生不同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長期作用於人體會影響女性的內分泌和生殖機能,從而導致內分泌紊亂,引起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1. 日常操作電腦時,要做好防護措施。

2. 在手機上裝個免持聽筒對話器,且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手機。

3. 避免同時使用多種電器。另外,不要把冰箱放在臥室裡。

4. 常飲綠茶及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 、C 和蛋白質的食物,這樣能有效地預防或減輕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

 

罪魁禍手首之四:便秘

有便秘的女性,其直腸因有大便蓄積會發生膨脹,從而導致子宮頸向前推移,子宮體向後傾斜。如果女性長期便秘,使子宮經常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導致月經失調,還會引起腰痛。

 

溫馨小貼士

積極地防治便秘。每天清晨空腹喝一匙蜂蜜或香油;平時多吃些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酸奶、香蕉、蘋果、韭菜、蘿蔔、菠菜、松籽仁等。

 

罪魁禍首之五:濫用抗生素

有些女性平時無論大病小病,都喜歡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但專家指出,濫用或經常大量地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引起不排卵,甚至閉經。

 

溫馨小貼士

1. 經常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2. 不要濫用抗生素。如果使用一定要遵醫囑。

 

罪魁禍首之六:蹦迪

不少年輕的女性都喜歡蹦迪,且樂此不疲。但是,長期待在迪吧那種震耳欲聾的音樂環境中,不僅有損於聽力,還會引起月經失調。

 

溫馨小貼士

減少去迪吧的次數或縮短每次光顧迪吧的時間。

 

罪魁禍首之七:吸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性激素的分泌量,從而乾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失調。每天吸煙一包以上的女性,發生月經失調的機率是不吸煙女性的3 倍。

 

溫馨小貼士

1. 堅決地戒菸。

2. 適量補充維生素C ,以減少吸煙對身體的危害。平時可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如橘子、橙子、獼猴桃等。必要時也可口服維生素C 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32歲輕熟女,平日為使用電腦的上班族,較少運動,因同事邀約,開始加入健身房運動,一週3次除了一般跑步機跑步外,也加入深蹲運動的行列。第一週練完,臀部及大腿前緣和小腿肚都會痠痛,第二週後逐漸改善,總以為是太久沒運動造成的乳酸堆積,所以也不以為意,第三週以後疼痛轉移至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中年男性到急診室說他的腳踝處有隻蟲鑽進去,趕緊來急診室要求檢查。醫師診視後只在內側腳踝處找到一個表淺傷口,不會痛、有點滲血。詢問之後,患者表示是深色長條狀的蟲。拿照片給患者比對,原來是「水蛭」。水蛭是會動的黑色絲狀蟲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李世光醫師表示,水蛭通常...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1) 撰文/李存昌 眼睛是靈魂之窗,因此眼部附近的老化情形最讓人困擾,尤其眼眶下緣膨出的眼袋,會使人看起來特別顯老,倦容也會特別明顯,彷彿是長期熬夜、精神不濟一樣,眼袋手術,不僅可以讓人減齡10歲,雙眸看起來更晶亮有神! 形成眼袋的原因? 眼球周圍有結締組織和脂肪環繞,作為保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長期有睡不好的問題嗎?小心埋下誘發周邊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最新研究結果顯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未來罹患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率,是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者1.37倍;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指出,這份研究成果是針對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了解過去是否有睡眠呼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