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8成關節炎患者不愛動 不動越痛越嚴重

關節炎不愛動,當心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嚴重!調查顯示,八成關節炎患者沒有天天運動,卻每天看電視兩個小時左右,醫師大嘆,患者不動,長期下來,不僅造成關節本身僵直、功能變差,容易因為肥胖,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陳奕華報導)

 

台灣每四人就有一人受關節炎所苦,根據2011年英國老化研究單位最新調查,運動可以紓緩關節炎疼痛,美國關節炎基金會研究報告指出,關節炎患者每天至少應該運動30分鐘。不過一份針對國內兩百多名患者調查卻發現,八成患者無法天天運動三十分鐘,除了忙碌、疼痛,就連天氣不好也是原因,不過同時也有七成患者每天看電視兩個小時,甚至更久。醫師提醒,關節炎越不動會越痛,要是陷入惡性循環,會越嚴重。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陳怡行說:「關節發炎的時候,如果不動,關節本身容易會僵直,關節附近的肌肉力量會開始消失,關節本身功能會變得不好,整個人的體適能會變得差,現在知道肥胖不只會體重重關節負擔增加,脂肪組織本身也會釋放很多發炎物質,會讓關節炎患者長期來說,比一般人容易動脈硬化。」

 

為了讓關節炎患者動起來,世界關節炎日前夕,中華民國風濕學會特別提出「運動123口訣」,建議關節炎患者可以在每一天、看了兩小時電視節目時,做到三十分鐘運動,也就是透過每小時15分鐘的廣告時間,進行肩頸部與四肢關節運動,用簡單方式及口訣,做到日常規律運動。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妳的肥胖可能不是真胖,而是水腫作怪!不少女性朋友血壓偏低、飲食嗜辣重鹹、排便一粒粒有如羊屎般,手腳容易出現瘀青,又不喜歡運動,看起來肥肥胖胖。營養師表示,這類族群造成外觀微胖的主因,其實是水腫而不是肥胖,建議改善飲食習慣及多運動,就能輕鬆擺脫虛胖的困擾。許多女性上班族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0歲的李姓老翁,其家人曾多次建議他參加大腸癌篩檢,但他都以「沒病做什麼檢查」為由拒絕,日前出現便祕、腹痛等症狀到醫院求診,檢查竟發現罹患大腸癌引發腸阻塞併發症,他才後悔當初沒有聽家人的勸告。大腸癌連續6年都是國人癌症發生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4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擔心找不到廁所,就不願意出門旅遊,好發在青壯年的罕見慢性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長期飽受腹痛、腹瀉之苦,甚至一天要跑十幾次廁所,不但嚴重影響工作、就學,許多病友也擔心隨時要找廁所,視旅遊、踏青為畏途。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常務理事、高雄巿立小港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表示,發炎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根據衛福部102年的統計分析發現,新診斷的肺癌病患中,最年輕的病人只有28歲,肺癌中又以肺腺癌最多;醫師提醒,若民眾是屬於高危險群並且未定期篩檢肺部者,建議至少兩年一次,才能有效降低國人逐年上升的肺癌死亡率。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暨胸腔科主任柯政昌醫師表示,在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