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B肝男肚腫有硬塊 竟是十餘公分肝腫瘤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四十五歲阿明是位B肝帶原者,從不肯到醫院追蹤檢查,最近發現精神十分疲累,肚子竟也莫名腫大,在家人勸說下,才肯到醫院就診,在腹部超音波檢查之後,竟發現肝臟長了一顆十餘公分大的腫瘤,隨後住院接受評估與治療。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鄭斌男醫師表示,許多B肝帶原者常抱著姑息的心態,沒有接受任何追蹤檢查或治療,使得B型肝炎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門診上看到患者出現黃疸、腹水等嚴重病徵才來就診,通常都已經太遲了。

「B型肝炎跟肝癌發生有高度風險關聯性!」鄭斌男醫師表示,根據成大醫院肝癌團隊統計,肝癌患者中約有四成五是因感染B型肝炎病毒導致,慢性B型肝炎患者由於體內的免疫細胞不停攻擊感染B肝病毒的肝細胞,導致肝臟長期反覆的發炎造成肝纖維化,久而久之就演變成肝硬化;而確定得到肝硬化的患者,每年大約會有3%的肝癌罹患機率。

目前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可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注射性干擾素跟口服性抗病毒藥物。干擾素是利用抑制病毒增殖與提昇自身免疫能力來對抗B肝病毒,但會有較明顯的副作用,且若B肝病毒量過高者施打效果也不理想;口服性抗病毒藥物對血中病毒量的控制有顯著效果,投藥後可發現血中病毒量大幅降低,且無明顯副作用,但需長期服藥控制;鄭斌男醫師特別指出,以目前的醫界研究報告指出,長期使用口服型抗病毒藥物確實可以控制慢性B型肝炎病毒來降低肝癌的發生率;鄭斌男醫師也特別強調B肝帶原者,一定要每半年追蹤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守護每位乘客和更多用路人的生命安全,今年10月16日「世界從心開始」日,立法院厚生會結合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舉辦全民CPR急救訓練,台灣大車隊積極響應,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時,路上奔波的司機能挺身而出,發揮具急救技能的雙手,把握黃金時間救助倒下乘客、同事、或其他用路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陳先生,左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多年後牙齦腫痛,評估後發現上排前牙為多顆相連的假牙,且有較長的牙釘,考慮到移除牙釘有牙齒斷裂的風險,不建議再次根管治療,進而安排顯微根尖手術。36歲翁小姐,右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一年後卻出現牙齦腫痛,再次根管治療後症狀仍然未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帶狀疱疹又稱為飛蛇或皮蛇,主要是初次感染水痘痊癒後,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在身體免疫力降低時再度活化所導致。根據106年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申報資料統計,全台因感染帶狀疱疹就醫的患者約24.4萬人,其中67%的患者年齡逾50歲,通常治療1至2周會復原,但少數患者最棘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前列腺癌常被稱為老男人癌,患者在抗癌過程中會面臨抗藥性問題,即使切除睪丸失去雄性激素,癌細胞仍會找出活路。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透過3大基因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並解決抗藥性問題,為前列腺癌提供另1個全新治療思考模式。   衛生福利部最新10大癌症排行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