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抽神經後牙齦腫痛 醫:這項手術除病灶免拔牙

抽神經後牙齦腫痛 醫:這項手術除病灶免拔牙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陳先生,左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多年後牙齦腫痛,評估後發現上排前牙為多顆相連的假牙,且有較長的牙釘,考慮到移除牙釘有牙齒斷裂的風險,不建議再次根管治療,進而安排顯微根尖手術。36歲翁小姐,右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一年後卻出現牙齦腫痛,再次根管治療後症狀仍然未改善,懷疑是根尖囊腫,安排顯微根尖手術;二位患者手術後症狀皆改善,牙齒得以保留。

根管治療後 清潔不當再次感染 

當牙齒因為蛀牙、外傷或牙周病導致牙髓感染時,會進行俗稱「抽神經」的根管治療,目的是移除感染,改善症狀並保留牙齒。抽完神經的牙齒還會感染腫痛嗎?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馬筠茹醫師表示,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若清潔不當或再次蛀牙,仍會發生腫痛的情形,若無法再進行根管治療或評估成效不佳,會改用顯微根尖手術,移除感染並保留牙齒。

再次根管治療 成功率約7成

馬筠茹醫師指出,根管治療後又出現症狀,通常表示根尖再次感染,可嘗試再次根管治療,成功率約7成。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如牙齒的構造複雜難以清潔、有粗大的牙釘難以拆除、根尖外的感染、根尖囊腫或是異物反應等,根管治療無法再次進行或效果不佳,會改用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馬筠茹的方式,移除感染並保留牙齒。

顯微根尖手術 成功率可達9成以上

馬筠茹解釋,根尖手術必需在局部麻醉下將牙齦翻開,刮除病變的組織、切除病變的根尖,進行根尖逆向填補,以防止根管再次感染。如果病變範圍太大,可能需要填補骨粉與放置再生膜,幫助根尖處骨頭的癒合。而顯微根尖手術是使用超音波器械,配合高倍數顯微鏡,讓手術的操作更加精細。相較一般手術器械的傳統根尖手術,成功率僅6成,顯微根尖手術的成功率可達9成以上。

馬筠茹提醒,顯微根尖手術也有限制,若牙齒的位置不適合手術、牙齒狀況不佳需拔除、或是患者健康狀況的考量等,醫師會進行檢查與評估,與患者討論合適的治療計畫與費用。馬筠茹醫師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每天正確的口腔清潔,每半年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盡早就診,才是保留牙齒的最佳方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針對80件市售豆製品進行抽驗,檢驗結果有3件產品不合格,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殺菌劑、甜味劑及皂黃。目前已要求業者下架,並函送來源地衛生局追辦,違規業者恐因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而遭罰鍰。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指出,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具有殺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臺北醫學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合作,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設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Taiwan Biobank)研究站;該資料庫預計收案30萬筆人體生物資料,並將針對本土常見疾病進行大規模的世代研究,以了解台灣人常見疾病的致病因子和機轉,期能找到疾病預防策略。臺灣人體生物資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重複做同樣的動作,容易讓人失去耐心和動力,也因此對許多有動作障礙的病人來說,「復健」是一條必須卻又漫長的路。雙和醫院復健科特別開闢香草花園課程,免費提供有興趣的復健科病人,以栽種香草植物和製作香草工藝的方式,增強復健效果。一名50多歲的莫小姐,在參加香草花園課程之後,不但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締造連吹250把口琴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張筑婷,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曾因血糖機「失準」,差點過量施打胰島素,而危及性命。她說,曾經有次感覺血糖低,但用血糖機測量卻是高血糖,所幸使用不同的機器測量,果然是低血糖。「如果當時沒有重覆確認而誤打胰島素,可能造成昏迷,必須送醫急救。」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