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擠出來的是什麼東西啦!
答案就是表皮囊腫
表皮囊腫是一種良性皮膚附屬器腫瘤,又名角質囊腫,系毛囊漏斗部的囊腫,囊腔的上皮與毛囊漏斗部上皮相似,囊壁由內向外依次為顆粒層、棘層和基底層所組成,囊內含有角化細胞和鱗屑。囊腫就是長在體內某一臟器、囊狀的良性包塊,其內容物的性質是液態的。囊腫的症狀及分類是什麼樣的?
1、表皮囊腫:較常見好發生於青年,兒童,老年少見直徑在0.5-5cm,正常皮色,圓形有彈性,質略硬。囊壁為正常皮膚囊腔內充滿角質。可單發或多發,常發生於頭皮面部、頸及軀幹。
2、新液樣囊腫:多發生於40-50歲女性皮損好發於遠端指關節背側面,多單發。大小約3-15cm呈半透明、光滑:柔軟,為皮膚色囊腫腔液,其中散在有星狀纖維母細胞。
3、粟丘疹:多見於女性任何年齡原發性者原因不明;繼發性者多發生於大疤性表皮鬆解症,先天性外胚葉缺損,遲發性皮膚咔琳症皮膚磨削術後。原發性皮損好發於眼瞼、顴部;繼發性者好發於耳廓手背、前臂。大小為粟粒大質硬,挑破見白色皮脂樣物。
4、毛根鞘囊腫:過去叫皮脂腺囊腫中年女性多見,好發於頭部,與表皮囊腫不易區別後者常見於面、頸息干。本病囊壁為鱗狀上皮組成,與毛囊峽部細胞相似。腔的內容為嗜伊紅物質。
5、多發性脂囊瘤:可發生於各種年齡男女均可見。皮損好發於前胸中下部、及陰囊可單發或多發,呈正常皮色或黃色,直徑數毫米至1-2 cm質軟,小者略硬。腔內容為油樣或奶酪狀。
6、發疹性衰毛囊腫:多見於兒童及青年為毛囊性小的囊腫,大小為1-2mm。表面可有痴皮及臍窩常見於胸部、也可見於四肢相干、背部囊壁為鱗狀上皮,囊腔為板層狀角質及合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樣結構。
表皮囊腫常見併發症有:無菌性腦膜炎和腦室炎是表皮樣囊腫的最常見的術後併發症,主要是由於瘤內容物進入蛛網膜下腔或腦室內刺激腦組織引起,其發生率為10%~40%。多數病人在術後1~2周內發生。早期手術和採取顯微手術行腫瘤全切除術是預防本併發症的根本措施,一旦發生可採用大劑量激素及抗生素,並及時腰穿放液或腰穿置管行腦脊液持續引流。多數病人經上述治療可在術後1~4周內恢復正常。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