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老男人癌」去勢後仍轉移 抑制抗藥性成當務之急

罹「老男人癌」去勢後仍轉移 抑制抗藥性成當務之急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前列腺癌常被稱為老男人癌,患者在抗癌過程中會面臨抗藥性問題,即使切除睪丸失去雄性激素,癌細胞仍會找出活路。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透過3大基因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並解決抗藥性問題,為前列腺癌提供另1個全新治療思考模式。

 

衛生福利部最新10大癌症排行資料顯示,前列腺癌已躍升為第4名,同時也是老年男性常見癌症之一。此外,美國癌症協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指出,前列腺癌高居第3位,僅次於肺癌及乳癌,足見男性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

 

國衛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鴻俊表示,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是受雄性激素控制,因此,臨床治療常採用荷爾蒙療法或去勢療法,將睪丸切除及注射荷爾蒙針劑等治療方式,降低患者雄性激素的含量。

 

然而,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癌細胞又常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而再度復發,後續僅能搭配化療或服用雄性激素抑制劑緩和病程,但無法完全治癒。

 

王鴻俊進一步解釋,患者在接受1至2年去勢療法後,前列腺癌細胞會逐步演化成能適應患者身體環境,不再依賴雄性激素就能存活,因此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相當棘手,只能搭配化學治療,或是服用新型雄性激素抑制劑緩解症狀及延長生命。

 

國衛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與台北醫學大學龔行健院士合作研究發現,在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生長中,丙酮酸激酶(PKM2)、組蛋白去甲基酶 (KDM8)與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EZH2)扮演著重要角色。

 

研究指出,降低PKM2與KDM8表達量之後,就能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至於抑制EZH2的表達量,則可以有效降低雄性激素抑制劑Enzlutamide產生抗藥性,EZH2抑制劑將來或可合併其它雄性激素抑制劑,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王鴻俊說,這項研究成果可望提供去勢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腫瘤領域重要期刊《Oncogene》。相對其他癌症而言,前列腺癌病程較為緩慢,容易被輕忽,王鴻俊提醒,男性應該減少高油脂飲食,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傳染病都會因雙手接觸到病毒而感染,不論感冒、流感、或新冠肺炎,接觸感染都是最大途徑。因此,洗手比戴口罩更能預防疾病,能用肥皂與流動清水把雙手徹底洗乾淨,是去除病菌最好方式。如果一定要用乾洗手時,酒精是效率很好的替代品,但如果買不到酒精,要使用其他消毒藥劑,就要先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健保實施25年累積大量資料庫,藉由最新人工智慧AI技術,有利臨床精準診斷與學術研究,今(24)日衛福部健保署與資訊業者廣達電腦公司簽署備忘錄,廣達將捐贈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加速健保AI應用發展。   健保署企劃組組長張鈺旋表示,目前許多醫院與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多歲男性半年來性生活不佳,且不僅自己上網買藥,也使用好友推薦的秘方,但卻仍未改善,甚至擔心被老婆發現導致無形壓力,因此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為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給予口服藥治療,但數周後回診,患者仍感到未完全改善,因此經討論後,採以六週一個療程的低能量體外震波,才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介於45至59歲的婦女有將近276萬人,占台灣人口總數的11.7%,國際婦女節3月初剛過,是否有好好關心身邊中年婦女們的健康狀況呢?根據1篇2019年6月刊登於《更年期》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較為虛弱,特別是握力差和從坐著到起身需花比較多時間的中年婦女,有較高的憂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