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老男人癌」去勢後仍轉移 抑制抗藥性成當務之急

罹「老男人癌」去勢後仍轉移 抑制抗藥性成當務之急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前列腺癌常被稱為老男人癌,患者在抗癌過程中會面臨抗藥性問題,即使切除睪丸失去雄性激素,癌細胞仍會找出活路。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透過3大基因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並解決抗藥性問題,為前列腺癌提供另1個全新治療思考模式。

 

衛生福利部最新10大癌症排行資料顯示,前列腺癌已躍升為第4名,同時也是老年男性常見癌症之一。此外,美國癌症協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指出,前列腺癌高居第3位,僅次於肺癌及乳癌,足見男性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

 

國衛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鴻俊表示,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與轉移是受雄性激素控制,因此,臨床治療常採用荷爾蒙療法或去勢療法,將睪丸切除及注射荷爾蒙針劑等治療方式,降低患者雄性激素的含量。

 

然而,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癌細胞又常轉變成「去勢抗性前列腺癌(CRPC)」而再度復發,後續僅能搭配化療或服用雄性激素抑制劑緩和病程,但無法完全治癒。

 

王鴻俊進一步解釋,患者在接受1至2年去勢療法後,前列腺癌細胞會逐步演化成能適應患者身體環境,不再依賴雄性激素就能存活,因此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目前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相當棘手,只能搭配化學治療,或是服用新型雄性激素抑制劑緩解症狀及延長生命。

 

國衛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所與台北醫學大學龔行健院士合作研究發現,在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生長中,丙酮酸激酶(PKM2)、組蛋白去甲基酶 (KDM8)與組蛋白甲基轉移酶 (EZH2)扮演著重要角色。

 

研究指出,降低PKM2與KDM8表達量之後,就能抑制去勢抗性前列腺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至於抑制EZH2的表達量,則可以有效降低雄性激素抑制劑Enzlutamide產生抗藥性,EZH2抑制劑將來或可合併其它雄性激素抑制劑,治療「去勢抗性前列腺癌」。

 

王鴻俊說,這項研究成果可望提供去勢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腫瘤領域重要期刊《Oncogene》。相對其他癌症而言,前列腺癌病程較為緩慢,容易被輕忽,王鴻俊提醒,男性應該減少高油脂飲食,並養成運動習慣,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經營南北貨的黃伯母,每日從早忙到晚,工作時間將近20個小時,近日胸口疼痛,手臂腋下也是隱隱作痛,之後疼痛感加劇又癢,皮膚上也出現零星紅疹及水泡。急診醫師診視後,告訴黃伯母罹患帶狀皰疹,開立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讓她帶回去使用,並囑咐按時服藥及多加休息。帶狀皰疹又稱「皮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根據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人,以減重手術5年後,在血糖控制上,有55%的參與者的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的目標,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研究結果已於今年3月發表於JAMA台灣與美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退化性膝關節病變是老年化社會中常見又惱人的問題。據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苦,60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高頻熱凝療法產生熱能 鈍化疼痛感受隨著時間和科技的進步,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也漸漸多元。然而藥物和復健治療效果不佳,須手術介入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北部44歲從事餐飲業男性,活動範圍以住家及鄰近山區為主,無國內外旅遊史。發燒、頭暈等症狀數度就醫未改善,經醫院通報為漢他病毒出血熱,4月3日檢驗確定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症狀改善已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進行個案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