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痣、斑點,擔心是癌? AI智慧輔助判讀

長痣 斑點,擔心是癌 AI智慧輔助判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民眾會因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擔心會是皮膚癌而就醫,以往需要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用肉眼判斷,或是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確診。現在透過人工智慧系統 自動判讀,能快速輔助醫師在門診時,判斷皮膚疾病狀況,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技術。 

皮膚科疾病分類系統 可自動判讀惡性腫瘤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表示,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研發團隊耗時3年,研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 ,針對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皮膚癌等皮膚變化自動判讀,提供專家意見。針對各類傷口影像,由醫師提供專業意見,讓人工智慧學習辨別傷口狀況,不僅能修正病人手機使用的修圖軟體、修正明暗、顏色等問題,減少誤判,即便有刺青也不會因此誤判。

戴浩志說,利用人工智慧AI-CDSS系統平台,可以自動判讀皮膚科的五類疾病。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痣、脂漏性角化症與老人斑。其中,前三類是不可忽視的惡性皮膚腫瘤,與後兩類良性的痣或老人斑,有時難以區別,若在醫師臨床診斷之外,加上智慧判讀輔佐,將可減少過度或不足的後續檢驗,帶來醫病雙贏的局面。

手機APP追蹤術後傷口 醫師及時給予專業意見

除了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之外,還有手機APP「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病人回家後可每天拍下傷口照片,用APP偵測有無紅、腫、壞死及感染的狀況,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醫師也能及時給予建議。

精準醫療領域大突破 全基因檢測疾病危險性

另外在精準醫療領域,也有突破。除了可以在一星期內可以用快速全外顯子檢測提供急重症兒童的基因診斷,更進一步發展出之全基因體檢查將可大幅的往精準醫療邁進,目前已可提供檢測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的突變,包括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體學學會(ACMG)建議的59個基因,和癌症及心臟等重大疾病之危險性相關;提供藥物基因體資訊,讓醫生可以知道病人適合的藥物劑量,減少副作用的發生;也可提供多因子疾病之遺傳風險評估,如冠狀動脈疾病發生之風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國內藥廠有6款高血壓用藥,使用了中國大陸浙江華海製藥公司所生產的原料藥「纈沙坦」(Valsartan),由於其中發現含有「N-亞硝基二甲胺」(NDMA)成分,恐有致癌之虞,因而遭到食藥署下架!此事件凸顯出原料藥品質的重要性,原廠藥的原料藥皆通過嚴格的品質把關,以嚴格的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若是單側耳朵出現耳鳴,可千萬不要輕忽,有可能是腦內長腫瘤!一名30歲左右的林姓男子,身體狀況不錯,但最近一年半,偶有右側頭部脹痛問題,到了半夜時,右耳會出現像流水聲耳鳴,一開始不以為意,但由於耳鳴越來越大聲,才在家人陪伴下就醫檢查,透過全身磁振造影(MRI),竟發現右腦...

閱讀詳情 »

阿傑從國中就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施打生物製劑後,病情控制的很理想,但在如願考上理想大學時,卻要面對宿舍沒冰箱,針劑得想辦法存放的大難題。在和醫師討論後,決定換用不必冷藏保存的小分子口服藥,終於放心展開大學新生活。 生物製劑問世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了革命性進展,近年來更有多種藥物選擇,害怕或不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誤以為手術一勞永逸 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痛不欲生「明明開過刀了,為什麼子宮內膜異位症又找上門!」一位29歲的空姐,五年前因卵巢長了5、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前後接受過兩次的手術治療,原有的經痛、經血過多症狀因而減緩,讓她放下心來。未料,一年前開始又出現嚴重經痛,伴隨經血量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