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痣、斑點,擔心是癌? AI智慧輔助判讀

長痣 斑點,擔心是癌 AI智慧輔助判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般民眾會因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擔心會是皮膚癌而就醫,以往需要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用肉眼判斷,或是進行詳細檢查才能確診。現在透過人工智慧系統 自動判讀,能快速輔助醫師在門診時,判斷皮膚疾病狀況,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技術。 

皮膚科疾病分類系統 可自動判讀惡性腫瘤

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表示,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研發團隊耗時3年,研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 ,針對皮膚新長出之痣、斑點、皮膚癌等皮膚變化自動判讀,提供專家意見。針對各類傷口影像,由醫師提供專業意見,讓人工智慧學習辨別傷口狀況,不僅能修正病人手機使用的修圖軟體、修正明暗、顏色等問題,減少誤判,即便有刺青也不會因此誤判。

戴浩志說,利用人工智慧AI-CDSS系統平台,可以自動判讀皮膚科的五類疾病。基底細胞癌、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痣、脂漏性角化症與老人斑。其中,前三類是不可忽視的惡性皮膚腫瘤,與後兩類良性的痣或老人斑,有時難以區別,若在醫師臨床診斷之外,加上智慧判讀輔佐,將可減少過度或不足的後續檢驗,帶來醫病雙贏的局面。

手機APP追蹤術後傷口 醫師及時給予專業意見

除了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之外,還有手機APP「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病人回家後可每天拍下傷口照片,用APP偵測有無紅、腫、壞死及感染的狀況,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醫師也能及時給予建議。

精準醫療領域大突破 全基因檢測疾病危險性

另外在精準醫療領域,也有突破。除了可以在一星期內可以用快速全外顯子檢測提供急重症兒童的基因診斷,更進一步發展出之全基因體檢查將可大幅的往精準醫療邁進,目前已可提供檢測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的突變,包括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體學學會(ACMG)建議的59個基因,和癌症及心臟等重大疾病之危險性相關;提供藥物基因體資訊,讓醫生可以知道病人適合的藥物劑量,減少副作用的發生;也可提供多因子疾病之遺傳風險評估,如冠狀動脈疾病發生之風險。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之前或是懷孕期間罹患了糖尿病,將來孩子在40歲時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在丹麥Aarhus大學醫院臨床流行病學系的研究作者Yongfu Yu博士及其團隊表示,在研究中發現1重要且有效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歲女孩葳葳,日前因騎機車載媽媽回診,不慎撞上山壁,緊急就醫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認左腎與脾臟大量內出血,持續不斷急救與輸血,兩度仍失去心跳、血壓,經台中慈濟醫院七科跨團隊積極搶救,並緊急剖腹切除脾臟與左腎,順利將葳葳從鬼門關救回來,醫院也特別舉辦感恩重生會,慶祝葳葳平...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孕育生命的過程,究竟有多辛苦,恐怕只有媽咪本人才有最深刻的感受,從孕期的臍帶相連到產後的哺乳,都一再得加深媽媽與寶寶間無法切割的親密。因此,分離時的焦慮,就並不會只是「單方面」的產生。   一般大眾所稱的「分離焦慮」,和臨床上的定義並不一樣。馨思身心精神科診所暨楊思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著一頭智慧白髮、外型溫文儒雅的蘇銘堯醫師,在內科的血液中,藏有外科醫師勇於解決問題的果斷性格,雖然他自謙自己的個性內向,較適合不執刀的內科,但從醫之路,卻是受到幼年時所喜歡的漫畫人物「怪醫秦博士」(怪醫黑傑克)的啟發,再加上小時候對於醫師看診時專業形象的崇拜,而立下的志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