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生兒篩檢倍增為21項

新生兒篩檢倍增為21項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台灣自74年開始推廣新生兒篩檢,以期能及早察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國健署已於今 (2019) 年10月起正式擴大新生兒篩檢項目至21項,提醒家長應積極配合進行篩檢,以保障嬰幼兒的健康。

 

新生兒篩檢倍增為21項

 

懷胎十月,每個家長都希望誕下健康的寶寶;然而,有些新生兒帶有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但卻因為症狀不明顯,故更須藉由新生兒篩檢以及早察覺異狀!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發生率雖不高,大多在萬分之一以下,但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將可望能避免永久性的神經異常或是身體損害等後遺症,對孩子也多一分保障。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台灣自民國74年開始執行5項新生兒篩檢,直至民國95年7月起篩檢項目增加至11項;然而,今 (108) 年10月起新生兒篩檢項目將擴大增加為21項,實為嬰兒與家長的福音。吳書毅醫師表示,新生兒篩檢只要在嬰兒出生48小時採取微量的腳跟血,即可完成所有檢查項目,篩檢結果將以陽性與陰性呈現;但吳醫師補充,即便檢驗結果呈陽性也不代表100%罹患該項疾病,提醒家長應該在接獲通知時就儘早安排嬰兒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若確診則須盡早接受治療,才更能保障孩子的健康。

 

21項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項目包括:

1. 高胱胺酸尿症 (HCU)

2. 半乳糖血症 (GAL)

3. 苯酮尿症 (PKU)

4.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 (CHT)

5.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6PD,即俗稱的蠶豆症)

6.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CAH)

7. 楓糖漿尿症 (MSUD)

8. 中鏈醯輔酶Α去氫酶缺乏症 (MCAD)

9.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GA I)

10. 異戊酸血症 (IVA)

11. 甲基丙二酸血症 (MMA)

12. 瓜胺酸血症第I型 (CIT I)

13. 瓜胺酸血症第II型 (CIT II)

14. 三羥基三甲基戊二酸尿症 (HMG)

15.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 (HCSD)

16. 丙酸血症 (PA)

17. 原發性肉鹼缺乏症 (PCD)

18. 肉鹼棕櫚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第I型 (CPT I)

19. 肉鹼棕櫚醯基轉移酶缺乏症第II型 (CPT II)

20. 極長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 (VLCAD)

21. 早發型戊二酸血症第II型 (GA II)

 

新生兒篩檢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資訊: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

 

延伸閱讀:

兒童7次預防保健服務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205

【新生兒聽力篩檢】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694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新生兒篩檢倍增為21項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全球多國皆傳出確診的病例,到底該如何預防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武漢肺炎又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主要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其發病症狀多元、病毒傳染力強,因此提醒民眾除了應「勤洗手、戴口罩」外,還需留意減少出入人多的地方,也要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嚴加防範以防疫情擴大。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我們可能都有過被同事「甩鍋」、被上司冤枉、被客戶「教育」的經歷。每到這種時候,我們很多人都會選擇忍氣吞聲,心想着「忍一忍就過去了」。但事實上,忍氣吞聲的次數多了,會引發焦慮、憂愁等心理問題,從而導致身體也處於亞健康狀況。 遇事習慣性選擇忍氣吞聲的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C型性...

閱讀詳情 »

武漢病毒是生化武器? 這樣的傳言從去年2019年起就沒有停過, 整理了些歷史訊息 2016年 廣東省爆發豬隻嚴重急性腹瀉症候群的冠狀病毒(SADS-CoV)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周鵬 Peng Zhou於國際期刊自然Nature 發表了一篇致命性病毒體於中國境內傳播的資訊,證實2016年起中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