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掃地機器人可說是現代職業婦女不可或缺的家電好幫手,平日家庭與事業兩頭燒,實在難撥空清潔居家環境,只要開啟掃地機器人就能輕鬆完成掃除。不過,近來有不少民眾反應,即使加強居家整潔,維持乾淨衛生的環境,過敏症狀卻未見減緩,就連孩子也開始出現過敏症狀,發作時束手無策,嚴重影響...
閱讀詳情 »史凌曉
「靜脈曲張」為何需要找皮膚科醫師治療?4種治療方法報你知!
皮膚美容聰明選》靜脈曲張為何需要找皮膚科醫師治療? 靜脈曲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在早期並沒有任何徵兆,大部分的病患是發現小腿青筋膨脹浮出,出現「彎曲」、「擴張」,像是一團腫瘤才驚覺有靜脈曲張。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兼任副教授蔡仁雨醫師在其新書《皮膚美容聰明選:治療前,請先聽聽25位皮膚科專家建議》(時...
閱讀詳情 »台灣女將門票拿好拿滿 一日四人'''拳''進東京奧運
台灣女將在奧運拳級資格賽大出風頭,9號凌晨,陳念琴率先在69公斤級八強賽大勝蒙古對手,拿下第一張東京奧運門票,後續登場的林郁婷(57公斤級)、黃筱雯(51公斤級)、吳詩儀(60公斤級)也接連獲勝,讓台灣在一天之內拿下四席東京奧運女子拳擊參賽資格。另外,兩年前轉戰業餘的''香港拳王...
閱讀詳情 »減醫院人流再出招!亞東醫院取消現場掛號 台北榮總推「探病APP」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預防院內感染,國內各大醫院想盡辦法要減少民眾不必要的進出醫院!台北榮總今(10)日就宣布推出「預約探病APP」,想要探病,可先上網填寫個人資料、健康聲明暨旅遊史,預約完成之後,當場只要查驗身份即可至病房探病;亞東醫院則是從即日起,取...
閱讀詳情 »下背痛一定是坐骨神經出問題? 小心「薦髂關節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背痛的常見機轉包括小面關節、薦髂關節、肌肉肌腱(有痛點)、肌肉肌腱(整片廣泛重重緊緊)、神經根坐骨神經痛及壓迫性骨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麟指出,臨床上依輕重緩急當先排除急迫或需手術的問題,如椎間盤突出併神經壓迫、腰椎狹窄、腰椎滑脫、椎體或椎間盤感...
閱讀詳情 »江少慶春訓首度登板戰洋基 後援1局失2分
江少慶在去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表現精彩,今年加盟老虎隊後,春訓一開始身體有些狀況,直到今天3月6日才首度出賽。...
閱讀詳情 »百歲老人靠「這術」置換瓣膜 破世界紀錄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百歲陳爺爺開心唱歌,很難想像他5年前換過心臟瓣膜!5年前102歲的陳爺爺心臟瓣膜出問題,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如今已是破紀錄的107歲人瑞。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比起傳...
閱讀詳情 »網球/再見了莎拉波娃!WTA精彩剪輯致敬
甜心教主Sharopova招牌的獅吼功,伴隨她的高顏質、迷人笑容、修長身材,與精湛的球技,讓她在女子網壇的人氣居高不下,這位網壇的天之嬌女能有這樣的地位,可是從幼年時候就奠定的紮實基礎。只有六歲的Sharapova當年的玩具不是洋娃娃,而是網球拍,在父親有計畫的栽培下,Sharapova成了小小留學...
閱讀詳情 »返國居家檢疫者明起禁搭大眾運輸! 限排班車送到家「高鐵票價2倍」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自中國、香港、澳門、韓國、義大利及伊朗等6個疫區返台的民眾須進行居家檢疫14天,從機場到家裡,交通問題如何不成為防疫缺口是一大挑戰,中央流行 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宣布執行「居家檢疫者自機場返家交通方案」,將以機場排班計程車及租賃車...
閱讀詳情 »疫情升溫引焦慮 專家教你放鬆找回生活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武漢肺炎全球延燒,台灣經歷搶口罩、酒精之亂,民眾都很焦慮。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呂淑貞25日呼籲,不可忽略心理健康是防疫的重要一環,強調全民要「超越創傷」、「翻轉烙印」並「展現韌性」。師大教授李思賢提醒,台灣民眾防疫行為良好,但根本的「多運動」、「多喝水」可再加強。安亞...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