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9月21日到10月4日全國仍維持2級警戒,但會展場館防疫措施得以鬆綁,貿易局表示,會議及展覽之容留人數上限,應以總面積除以2.25平方公尺計算,且會議須採梅花座、展覽使用總攤位面積以租用的展區面積40%為上限。 指揮中心現行相關指引,自8月24日起至今於加強2級警戒規...
閱讀詳情 »呂語琴
立法院新會期:蔡政府不承認3+11是破口,趙少康忍不住說重話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 立法院新會期今天(9/17)開議,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報告「3+11」決策及備詢,報告指出,當初因考量機組員長期處於身心健康不佳狀態,恐影響飛航安全,指揮官陳時中拍板調整為「加強版3+11」管理模式。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痛批,內容短短12頁,推來推去,沒人負責、沒人道歉,800多條人...
閱讀詳情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怎麼做? 試著從減少攝取鹽開始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中國有個研究發現,使用簡單且低成本的鹽替代品(礦物質鉀),可以降低中風或高血壓的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死亡的風險。這個策略每年在中國可以預防100萬件重大心血管疾病。 Julie R. Ingelfinger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
閱讀詳情 »擊潰脂肪聯盟! 中醫如何利用食物戰勝減重停滯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臨床上常常碰到減重的患者,剛開始有瘦,過了一段時間就開始停滯不前,開始對減重失去信心,中醫師康涵菁表示,通常都會鼓勵他們這是正常的。其實正確的減肥過程,最好也是以階梯式的方式來呈現,而不是呈直線下降,建議每週減重以不超過0.5至1公斤為宜,這樣的減重方式才是健康並有效的...
閱讀詳情 »開學如何避免氣膠空氣傳播感染? 美國CDC列11項措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主動篩檢、精準疫調、改善通風、接種疫苗是降低警戒等級、解封城的四項重要的公衛措施,其中改善通風是解封四要素中最常被忽略的防疫工作項目。但是,政府和民眾對於新冠病毒(SARS-CoV-2)經由空氣傳播這一個特質,還是存在相當多的不了解。建築物內通風 有效控制感染台灣大學公...
閱讀詳情 »日再贈50萬劑AZ 莫德納第2劑有無疫苗?「也將近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本再度宣布,贈與台灣50萬劑牛津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日本已給我方390.4萬劑,有助加快第2劑牛津AZ接種,但9月中下旬即將有莫德納第2劑接種潮,有無疫苗可用,陳時中回應「也將近了」。 例行記者會中,媒體提問第2劑莫德納疫苗施打規劃,會不會再有...
閱讀詳情 »突然乳汁狂分泌 視野縮小? 當心是腦長瘤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的謝姓女教師5年前沒有懷孕,卻常常分泌大量乳汁,生活很困擾,後來確診是腦下垂體良性腫瘤,以藥物改善,5年後腫瘤大到壓迫視神經,視野大縮,只能看到前方,後續經由不必開顱的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解決她的生活困境。腦下垂體腫瘤 荷爾蒙抑制藥劑減少泌乳衛福部彰...
閱讀詳情 »0912新增14例!本土+3 無新增死亡案例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1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例本土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9月7日至9月9日,個案分布為...
閱讀詳情 »腹部收緊是急產先兆 胎兒恐會缺氧死亡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場疫情,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但也有生命在疫情期間「急」著來到這個世上。振興醫院日前接獲通知,一名懷孕38周的產婦在119送醫途中,腹中胎兒的胎頭已經滑出產道,必須準備緊急接生嬰兒,急診室立即聯絡婦產科、小兒科醫師,也推來保溫箱,在急診室手術區備齊了接生所需所有器械和物品,...
閱讀詳情 »老虎伍茲靠它重返球場 「躺著開刀」揮別下背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70歲葉先生長期下背痛,雖曾動過脊椎減壓手術,但效果不如預期,日前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弓解離、脊椎滑脫等狀況,考量同樣位置如重複手術有神經沾黏造成術中神經損傷的高度風險,評估後建議「躺著開刀」,先由腹部經後腹腔置放椎間體支架,再從背部置放骨釘,不僅改善惱人下背痛,也...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