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的孩子已經康復出院了,但有些家長不希望他返校,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傳染,我覺得有種被排斥的感覺,好難過!」陳小姐焦慮地抗議,周邊的親友害怕被病毒傳染,出現排斥及標籤化行為。新冠肺炎確診者身體康復後 心理仍需持續照護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康復者部...
閱讀詳情 »2021年9月19日
秋涼了!正是青春期孩子「轉骨」好時機 中醫師透露4大基本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涼了!按照中醫理論正是最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轉骨方的好時機,但想拚高人一等,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提醒,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是吃補藥,更重要的是練好「基本功」養成,也就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預防保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台灣不少家長為了幫孩...
閱讀詳情 »如何擁有更健康的大腦?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9/如何擁有更健康的大腦?.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年紀大了大腦會漸漸退化,像是偶爾忘記繳電信費帳單或是突然忘記一個人的名字,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經常性的忘記,那就不正常,甚至有點...
閱讀詳情 »熟女排尿灼熱 塞車憋出來的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秋連假連假及返鄉期間,總可見高速公路及風景區淪為大型停車場,塞成開車族及乘客的噩夢,不論男女老少都只能盡量憋住尿意,好不容易遇到休息站、加油站,排隊如廁的民眾也非常多,一名38歲張小姐就醫時表示如廁時,有強烈的灼熱剌痛感,尿液偏深黃色,懷疑是在清明連假出遊期間,每到一處景...
閱讀詳情 »自己一人出門透氣遠足 該如何在戶外活動中保持安全?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個人前往的公園或樹林小徑遠足,該如何在戶外活動中保持安全?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埃斯珀醫學博士(Frank Esper)提到,在戶外運動有好處多,大自然和新鮮空氣能放鬆並減輕壓力,但是在公共場所需要保持謹慎,並了解該處在何時變得擁擠,避免人潮擁擠時前往,以減...
閱讀詳情 »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已超過2億2056萬,美國確診總數超過4 000萬例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已超過 2億 2056萬 / The Conversation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新增上已逾35.48萬例,總合計人數上以經超過2億2056萬例;死亡個案新增6527例,至今已經累積超過456萬例,以上數字統計,...
閱讀詳情 »中斷投保很麻煩! 退休健保怎麼「辦」 銀髮族就一次搞懂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班族的健保費,每個月都是公司直接從薪資中扣繳,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繳費問題,可一旦要退休了,該怎麼辦?萬一錯失接續投保會不會影響領用慢性病藥物的權益?健保署解答,其實健保投保有順序性規定,民眾千萬要小心,不要因為不小心「中斷投保」影響到健保卡使用。 劉經理就是一例,從健...
閱讀詳情 »中秋節不怕胖 營養師公開3大飲食原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秋時節前後,生活往往離不開柚子、月餅及聚餐烤肉,如何快樂團圓享受佳節氣氛,安然度過美食誘惑又不會付出月圓臉更圓的代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張馨予提出3招引飲食原則供大家參考。柚子熱量高 一天吃半顆就好柚子維他命C的含量雖高,但是熱量也不少。如果整日只食用柚子...
閱讀詳情 »最新!【累計840例】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2021.09.19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9月19日為止,已經有840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有影】0919新增12例!二級警戒延長至10 4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9月21日到10月4日全國維持二級警戒,目前關閉的場所仍然維持,下周會對其他場所做整合性討論,後續再看...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