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雄市啟動關懷消彌敵「疫」 用愛接納確診康復者

高雄市啟動關懷消彌敵「疫」 用愛接納確診康復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的孩子已經康復出院了,但有些家長不希望他返校,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被傳染,我覺得有種被排斥的感覺,好難過!」陳小姐焦慮地抗議,周邊的親友害怕被病毒傳染,出現排斥及標籤化行為。

新冠肺炎確診者身體康復後 心理仍需持續照護

高雄市政府陳其邁市長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診康復者部分出現失眠、焦慮的狀態,治癒後仍需要時間讓身心狀況恢復,請社會大眾用愛接納,消彌對確診康復者排斥與不友善的態度,期能讓康復者生活、就業、就學恢復正常生活。

高市公機關合力推廣宣導 幫助確診者回歸正常生活

高雄市衛生局、教育局、社會局共同提供確診患者後續關懷支持服務,於社區、校園與職場三大場域進行宣導,全面性加強民眾對疾病正確知識,增進瞭解與同理,減少社會排斥氛圍;經社工人員介入關懷,評估其生活復原狀況,依個案需求提供相關轉介及福利申請。

高雄市公私立幼兒園也於7月底三級警戒降級復課後提供教保服務,優先收托醫護警消人員子女,並符合教育部「幼兒園(教保服務機構)因應 COVID-19 防疫管理指引」規定,提供曾確診之幼兒教保服務,以促使確診康復者更好的生活環境,重返校園或職場,回歸正常生活軌道。

確診患者心理專線 1925全天候服務

高雄市衛生局黃志中局長語重心長呼籲,確診康復者取得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即證明不具傳染力,可恢復正常生活,期盼社會大眾不要排斥,應給予確診康復者更多關懷支持,避免導致排擠或剝奪權利發生,如:失去公平的生活條件、工作、教育等機會,需透過每個人的努力以「要同理」、「不誤解」、「多關懷」態度來面對」。

確診患者康復後如有情緒困擾,可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1925,或上班時間衛生局7161925安心專線。


【延伸閱讀】

中秋連假大吃大喝 胃酸分泌過多怎麼辦?

中秋烤肉紅眼如月兔,醫師授護眼技巧拒當乾眼糊矇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七夕情人節將至,不少熱戀中的情侶都已規劃好要去哪裡享受兩人的甜蜜世界,不論是餐廳還是汽車旅館幾乎都已訂滿。但醫師提醒,國人男性口腔癌的發生率是全球第一,其中約有2-3成的患者竟是因長期幫愛侶口交所致。國外不少研究都已證實,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食安風暴之後,許多家庭主婦對吃的東西都很小心!不只是食物,就連烹飪器材也都頗講究,生怕會吃得不健康。有不少研究指出,含鋁的鍋具不能用,因為有可能會造成失智症,也有研究發現,使用鐵氟龍鍋可能致癌;另外,坊間還有鐵鍋、銅鍋、不鏽鋼鍋等產品,由於含有鐵與銅等元素,因而受到家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從去年3月到今年6月,台北市已成功設立1114台AED,希望能在民眾急需的時候發揮搶救生命的功能。台北市政府衛生局也進一步推動各行各業及大型公共場所「AED安心場所」認證政策,首波已有11處場所取得。自《緊急醫療救護法增修條文》於去年1月16日公布實施後,明訂公共場所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頭頸部為人體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與人相處的第一印象,口腔若有腫瘤生長,將明顯影響基本生活機能,包括咀嚼、說話、吞嚥等不便,晚期口腔腫瘤也可能影響頭頸部外觀。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喉頭頸科主治醫師戴世光表示,口腔若有不正常的腫塊或超過2週未痊癒的傷口,就需至醫院檢查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