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涼了!正是青春期孩子「轉骨」好時機 中醫師透露4大基本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涼了!按照中醫理論正是最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轉骨方的好時機,但想拚高人一等,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提醒,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是吃補藥,更重要的是練好「基本功」養成,也就是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預防保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台灣不少家長為了幫孩子「抽高」,往往尋求傳統轉骨方為孩子進補,但楊成湛表示,事實上,這已經不符合現代青少年的需要。

楊成湛強調,現代青少年習慣長時間使用3C產品、缺乏運動,普遍出現肥胖、視力退化等問題,需透過中醫師辯證論治,量身打造專屬個人需要的轉骨中藥,而不是傳統轉骨方一藥吃到底。

中醫師要家長改變觀念,先了解轉骨不僅僅在於長高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達到促進生長發育的目的。

楊成湛表示,有的小孩先天脾胃氣虛,後天失調,長年食欲不振,導致形體消瘦;也有的小孩是後天偏食、挑食引起,吃多了含糖飲料及零食,造成營養不均衡或是消化不良,這類孩子的轉骨方,應該先從改善腸胃著手,開脾健胃,益氣滋養,或止瀉消積。甚至有些過敏性疾病,在轉骨發育期,也可因體質的改善,不藥而癒。

楊成湛指出,服用中醫轉骨方必須考量青春期的時間點,一般青少年從10到16歲的生長潛力最大,可根據第二性徵的出現為基準點,太早亂吃補藥,有可能會造成性早熟的後遺症。而中醫轉骨原則是「補脾益腎疏肝」,男女調理轉骨也有差別,男生常因運動跌打損傷造成氣滯血瘀,調理重點在於筋骨及氣血的調理;女生則因有經期,所以要調經補血,預防貧血及經期腹痛的發生。

另外,有些孩子可能屬於特殊體質,包含容易過敏感冒、長痘痘、體型虛胖、容易失眠、便秘,甚至月經遲遲不來等,坊間偏方不能一體適用,楊成湛提醒,一味使用轉骨套餐,可能導致體內油脂分泌過多、荷爾蒙失調更明顯,口乾舌燥、便秘、痘痘更多,建議醫師問診後,依個人體質提供適合的轉骨方,藉中藥調理幫助吸收,千萬不要補過頭,以免適得其反。

楊成湛說,要長高的基本功須培養良好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不僅能幫助長高,跳躍運動,如打籃球、跳繩等,可使生長板減緩閉合,持續刺激生長,只要把握這黃金期好好調養,透過中醫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給適合個人體質的轉骨中藥,增加脾胃吸收,才能有效達到長高的目的。

照片來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預約五倍券倒數計時 這時健保卡遺失怎麼辦?一招快速補發

抽菸者平均減壽10年 「怕病、怕老」台灣4成癮君子已戒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國內COVID-19本土確診數暴增,亞東醫院發生院內感染,患者和看護共9人染疫。今日傳出有1名確診者染疫病逝,院方也出面證實此事。亞東醫院一名指標個案案1375,10日住進亞東醫院,12日發燒,隔天院方針對萬華活動史患者調查,案1375家屬表示患者曾出入萬華茶藝館,隔天採檢確診。該案造成院內感染共9...

閱讀詳情 »

全台疫情緊張,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在臉書貼出他1整天的進食量僅半杯咖啡,表示在急診室常忙到焦頭爛額,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網友們也在該貼文底下打氣:「全台醫護辛苦了」、「加油」、「謝謝你們守護台灣」等暖心留言。台灣昨天爆本土確診333例,其中以台北市158例最多,柯文哲也坦言有做好第四級封城的演...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嚴峻,駐美代表蕭美琴今天表示,積極爭取將台灣納入美方宣布的2000萬劑疫苗釋出對象。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天在臉書透露,「疫苗兩批五月底、六月中旬,按時程抵台」。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預定6月底前將釋出2000萬劑疫苗到海外。對此,駐美代表蕭美琴說,在國內本土疫情開始出現,美國各界較能理解台灣的...

閱讀詳情 »

近期台灣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7)日公布的本土確診案例高達333名。桃園市長鄭文燦稍早在防疫專案會議時表示,衛生局原有11個專責醫院採檢站,目前正在設置另外3家社區型採檢站,為防疫做準備。除此之外,桃園市政府也將在中午決定是否停課。近期疫情持續暴增,為防止疫情日益嚴峻,雙北已於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