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瑋奇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據統計,國內約有220萬名糖尿病病友,糖尿病容易引起多重併發症,像是腦中風、心肌梗塞、週邊動脈阻塞、腎臟疾病、截肢等,又被稱為「萬病之源」,必須小心控制。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任蔡明翰醫師分享降血糖藥品的...

閱讀詳情 »

每個先天性身心障礙孩童的家人,人生中必經兩次低潮,一次在孩子剛出生時;另一次則是發現孩子在學校受人欺負時,台灣身障羽球代表隊選手熊孝元的家庭也不例外。然而,熊孝元的父母很快地振作,並且持續以行為及言語教導他「保護自己」的重要性,也讓他更有機會去「正視」自己的疾病。 一場「促膝長談」 解開父母與自己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個月大的小莓被媽媽帶來常規預防注射門診。媽媽說,小莓吃得好也睡得好,出生後的這幾個月還算乖巧好照顧,生長曲線和發展都不錯,但是有件事情讓媽媽一直有些擔心。解開小莓的衣服後,可以看到她身上有一顆橢圓形凸起,超過2公分的鮮紅色血管瘤,在小莓小小的身體上顯得特別醒目。小莓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不明原因的發燒、咳嗽,除了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也可能是惡性淋巴瘤症狀。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資料,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三千人,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佔四分之三,達2,967人,相較於十年前的每年不到兩千人,十年來新發生個案數大增五成,台大醫院內科部黃泰中醫師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75歲的陳伯伯,長期晚上睡不好,夜間頻尿,但是尿量卻不多,一有尿意便自夢中驚醒想去上廁所,但卻無法順利解尿,有時需要數分鐘才能解尿完畢。他總覺得上廁所上不乾淨,一至兩小時便想去小便,搞得長期睡眠不足,精神不好,就醫之後確診為良性攝護腺增生,也就是攝護腺肥大。 年長男性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因近期COVID-19的Omicron變異株出現多點爆發態勢,特別是今(29)日的個案中有8人分散於6條零星傳播鏈中,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全台540家診所或衛生所將發放家用快篩試劑,給足跡有關係或覺得有症狀的民眾檢測。 指揮中心表示,自2021年8月3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提供中風患者更多治療選擇,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引進最先進智慧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希冀幫助病人在中風後的復健期能有更好的功能進展。 肢體復健需求 機器人幫大忙  復健科洪啟堯醫師說,大部分的中風病人都會有手部功能障礙,導致在執行日常生活功能有困難。任務導向的訓練可...

閱讀詳情 »

妥瑞氏症 常遭異樣眼光的妥瑞兒需更多同理心 十三歲的智仁,在被帶來我的門診前,其實已經看過許多醫師了:他本來就有一點鼻子及眼睛過敏的問題,所以在兩年前,他剛開始出現常眨眼睛的時候,大家都直覺認為,應該是眼睛過敏造成的,並不以為意。但是,點了幾個月的眼藥水,症狀卻時好時壞,感覺總是好不了。 一年多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家還記得早期鄉土劇常提到「肺結核」,劇中人物總是咳得很痛苦嗎?疾管署統計資料,我國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下降至2021年的每10萬人口約31例,累積降幅達57%。時至今日,2021年有7,187人確診結核病,每1小時就有1人確診。 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近年健身風氣盛行,不少人愛吃高蛋白含量的「能量棒」當運動鍛煉前後的零嘴,但當心花了大錢卻吃到違規產品!食藥署今(15)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就有來自加拿大進口的「POWER CRUNCH乳清蛋白酥脆-檸檬蛋白派風味」檢出甜味劑超標,全數得依規定...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