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偲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元旦連假期間,指揮中心突然宣布召開記者會,說明北市的新一起疑似防疫旅館內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宣布新增20例境外移入,其中有11例來自美國的病例;其他來自中國、加拿大、希臘等國。 ▲今(2)日新增20起境外移入個案,以美國入境者為大宗。(圖/中央流...

閱讀詳情 »

2021年即將結束,今年有打算熬夜跨年嗎?大樹藥局張益誌藥師指出,偶爾的熬夜狂歡可能還在身體承受的範圍,但是熬夜畢竟會破壞原本身體的作息,對身體造成影響,因此不論事前提神的營養素補充,或者事後身體修復需要的營養素都不可少!  熬夜前可以吃什麼提神?「咖啡因」,說到提神許多人第一個想到是咖啡,其內含有...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 眼睛是人體重要的感官之一,它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與人溝通交流。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加上現代人三高盛行,有可能年長後即會面臨嚴重的眼科疾病「黃斑部病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黃柔蓁醫師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的中心,雖然只有0.5公分,卻負責約50%的視力功能,一旦發生黃斑部病變,就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至,依習俗總想喝上一碗暖暖的湯、吃些帶有辛香料的料理,或者進補點藥膳;這樣的飲食,不僅是種儀式感,更是對身體的一種保養。只是,因為年齡、性別、平時習慣不同,造成體質不一,該怎麼吃是才是最好的保養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董懿容表示,有人怕冷、有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過去曾有氣胸病史的15歲鄭同學,日前因左胸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呼吸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並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復發。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鄭同學發作次數頻繁,右側也曾發作過氣胸,以「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雙側肺泡切除術併肋膜沾黏術」治療病人,術後第5天,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幫助許多行動受限導致就醫不便的病患在家也能享有醫療服務,大林慈濟中醫部展開「中醫社區及居家醫療服務網絡計畫」,透過中醫師們深入社區提供長者實質的照護,給予適當的居家醫療服務,解決患者就醫不便,甚至延誤就醫的風險,此計畫也獲得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頒發推動社區及居家醫療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心臟的健康與否,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European Heart Journal Open》1項研究發現,實施間歇性禁食會使控制發炎症狀和保護心臟的關鍵蛋白質增加。 所謂的間歇性禁食,是將攝取食物和飲料的時間,限制在1天或1周的特定時間之內,目前許多人透過間歇性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方面快速消化即期的莫德納疫苗,一方面預防可能的Omicron威脅,國內提早開打第三劑,只要滿5個月間隔就能接種莫德納當追加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3)日公布最新數字,截至12月12日止,符合接種第三劑資格的第一波6萬人,已經接種超過3萬人,已經打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2)日境外移入首度降為個位數,中研院前研究助理確診個案也未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本土與死亡皆為「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個案年齡介於10多歲至20多歲,分別有...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