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柔

今天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加上校正回歸共511例,其中台北市占144例。昨因鋒面滯留造成北市多處淹水,面對暴雨和疫情雙面夾擊該如何應對,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4時親上火線說明最新情況。(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全台疫情持續是否封城 陳時中回應了 LIVE/新北市增229例確診! 侯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50多歲的婦女,通常會面臨到人生的另一關卡-更年期,隨著體內雌激素慢慢減少,除了情緒容易波動之外,還會有許多生理症狀,連骨質密度都開始走下坡,處理身體與心裡的不舒服及預防骨鬆也成為更年期後一大難題。一般荷爾蒙治療可以改善這些症狀,但常常有人提到致癌風險,台中榮總婦女醫學...

閱讀詳情 »

從今(3)日開始,東京夏季奧運進入倒數50天。不過受日本國內新冠疫情緊繃影響,日本民眾越來越不支持舉辦東京奧運。同時,東京奧組委透露,有1萬名東奧志工決定退出。在東奧只剩50天的情況下,東京奧組委要如何彌補這1萬名志工的缺口,令人關注。(葉柏毅報導) 2020東京奧運應該是少見的一屆,最不受支持,...

閱讀詳情 »

睽違10個月,英國昨天終於單日零死亡,顯現封城與疫苗施打雙管齊下頗有成效。然而英格蘭五月中、放寬防疫措施才兩個星期,近日確診數量又明顯攀升,每天都通報上千起,甚至很高比例都是印度變種,原定6月底的完全解封可能再度延後。(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中國分化台灣、阻擋採購疫苗 外交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台灣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每天約有300名以上新增病例,累積個案數即將突破萬人,日本早台灣約1年爆發疫情,已經有許多新冠患者康復,但追蹤發現新冠患者常見5個後遺症,包含倦怠感、呼吸喘、掉髮、嗅味覺障礙、不安等,就算解隔離也要有皮膚科、耳鼻喉科、精神科等各專科,協同後續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全球大流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工作;然而面對持續升溫的疫情,除可做好外在防護,增強免疫力由內隔絕病毒更是抗疫關鍵。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指出,蛋白質、維生素等皆為與免疫相關的重要營養素,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使其發...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日前表示預計申請500萬劑德國BNT疫苗,今午間永齡基金會創辦人夫人曾馨瑩等人,也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完成遞件。下午郭台銘也於臉書發文,強調從「全島一命」到「全島一心」,團結是逆境的解藥。他也感謝政府的協助,表示會全力配合政府的相關考量。郭台銘說明,今日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只病床滿了,現在連防疫物資都不夠了嗎?北部某醫學中心傳出醫師爆料院內N95口罩1人只發2個,還規定要戴滿8小時,否則就要重複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31)日對此說了重話,不希望再看到有醫療人員來表示N95口罩重複使用,強調中央撥給地方的口罩、防護...

閱讀詳情 »

天氣逐漸邁入夏季,氣溫隨之越來越高,除了異位性皮膚炎需注意外,尿布疹也成為新手爸媽們提防的重點,不僅會讓寶寶哭鬧不休,同時又無法馬上好轉,只能不停花心力照顧,人累心也累。大樹藥局歐宗融藥師表示尿布疹除了尿布的選擇與使用須注意外,若不慎引起尿布疹,一定要讓寶寶屁股多通風,嚴重者最好先就醫尋求協助!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逢季節交替或是天氣潮濕時,腰酸、背痛、關節疼就愛來報到!此時許多民眾會想到使用「紅外線治療器」來幫忙,到底紅外線對痠痛有沒有幫助?應如何正確操作?購買時有哪些注意事項?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請到臺大醫院復健科陳冠誠醫師為民眾說明。紅外線治療器分2種 兩者差異...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