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新冠肺炎病毒 營養師:這樣吃提升免疫力有效抗疫

預防新冠肺炎病毒 營養師:這樣吃提升免疫力有效抗疫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全球大流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工作;然而面對持續升溫的疫情,除可做好外在防護,增強免疫力由內隔絕病毒更是抗疫關鍵。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指出,蛋白質、維生素等皆為與免疫相關的重要營養素,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使其發揮最佳的功能。


優良的免疫力不僅能抵抗病毒與細菌的感染還有助排毒,而提升免疫力除了靠足量睡眠、適度運動、保持心情舒暢等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免疫營養更至關重要。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列舉4項攝取要點,帶領您由日常飲食中補充7大免疫要素,增強免疫系統,鞏固防疫重要基礎。


▸顧免疫重點1:抗體原料蛋白質


蛋白質為人體必須營養素,研究顯示若蛋白質攝取不足會影響抗體產生,增加感染風險。攝取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之優良蛋白質,能維持腸黏膜防禦能力,幫助對抗發炎反應。每餐建議攝取量為1掌心。


▸顧免疫重點2:吃好油抗發炎


好的脂肪能增強免疫細胞的活性,有助對抗身體的發炎反應。攝取時可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類,如:橄欖油、花生油、芥花油。每餐建議攝取量為1茶匙。


▸顧免疫重點3:膳食纖維養好菌


膳食纖維為腸道益菌的糧食,能有效強化免疫系統。除蔬菜、水果之外,糙米、燕麥、藜麥等未經精製的全穀雜糧類也富含膳食纖維,建議每日攝取澱粉中1/3為全穀雜糧類;另外,豆製品及堅果類也富含膳食纖維。每餐建議量皆約為1拳頭,但蔬菜需略多於水果。


▸顧免疫重點4:維生素降低感染風險


維生素A參與呼吸道及腸道免疫相關黏液層的合成,與免疫細胞的分化成熟相關。富含維生素A食物如:蛋、胡蘿蔔、菠菜、南瓜、地瓜、花椰菜等深綠色或橘黃色蔬菜。維生素D可幫助調節免疫系統。藉由適當日曬可自行合成,而飲食來源則如:蛋、奶、日曬過的菇菌類及維生素強化食品。維生素C及維生素E具有抗發炎及抗氧化能力,能減少自由基的形成,減少細胞組成的損傷。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木瓜、奇異果、葡萄柚等;維生素E則可自植物油、堅果類及全穀類、深綠色蔬菜中攝取。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提醒民眾:「天然食物中的營養素較營養補充劑,更易使人體吸收利用。」建議民眾調整飲食習慣,獲取上述免疫營養,並搭配運動及良好的作息,由內而外全面提升個人免疫力的質與量,抵禦新冠病毒的入侵。


更多NOW健康報導
▸婆婆媽媽最在意臉上斑點 雷射修修臉輔以PLT加快恢復
▸早期乳癌可採保留式切除 術中輔以IORT治療副作用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經營南北貨的黃伯母,每日從早忙到晚,工作時間將近20個小時,近日胸口疼痛,手臂腋下也是隱隱作痛,之後疼痛感加劇又癢,皮膚上也出現零星紅疹及水泡。急診醫師診視後,告訴黃伯母罹患帶狀皰疹,開立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讓她帶回去使用,並囑咐按時服藥及多加休息。帶狀皰疹又稱「皮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根據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人,以減重手術5年後,在血糖控制上,有55%的參與者的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的目標,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研究結果已於今年3月發表於JAMA台灣與美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退化性膝關節病變是老年化社會中常見又惱人的問題。據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為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所苦,60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高頻熱凝療法產生熱能 鈍化疼痛感受隨著時間和科技的進步,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方式也漸漸多元。然而藥物和復健治療效果不佳,須手術介入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疾管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確定病例,北部44歲從事餐飲業男性,活動範圍以住家及鄰近山區為主,無國內外旅遊史。發燒、頭暈等症狀數度就醫未改善,經醫院通報為漢他病毒出血熱,4月3日檢驗確定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目前個案症狀改善已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進行個案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