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減重手術有效緩解第2型糖尿病逾5成

研究:減重手術有效緩解第2型糖尿病逾5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肥胖與糖尿病的關係密切,根據研究顯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人,以減重手術5年後,在血糖控制上,有55%的參與者的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的目標,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因此,使用減重手術來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已成為一種新的治療方式。

研究結果已於今年3月發表於JAMA

台灣與美國在民國96年開始,即針對減重手術治療肥胖型糖尿病,展開醫學合作。民國98年正式通過衛福部的核准,針對120位糖胖患者進行隨機分組,60位接受腹腔鏡胃繞道手術,另外60位接受積極的藥物與生活型態的控制,並進行5年的追蹤,研究結果已於今年3月正式發表於美國醫學雜誌JAMA!

減重手術5年後 55%糖胖症病人糖化血色素小於7%

此項研究結果顯示,有糖胖症的病人,在減重手術5年後,可大幅提升糖尿病治療成績。以血糖控制而言,在第五年手術組有55%的參與者糖化血色素達到小於7%之目標,而非手術組則僅有14%的參與者達標,顯示手術組達標者高於非手術組近4倍之多。以體重控制而言,手術組減重效果維持在20~25%左右,而非手術組則減重約為5~10%。

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整 不如代謝手術對糖胖症效果

敏盛綜合醫院代謝內分泌科醫師庄強表示,從這個糖尿病手術研究,印證了代謝手術對肥胖型糖尿病三高之控制效果,顯著優於單純接受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之調整。進一步分析發現,台灣和美國的參與者,對胃繞道手術治療肥胖相關第2型糖尿病的效果沒有明顯差異。而影響治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胰島細胞的剩餘功能(一般以c-胜肽作評估),因此對於適合的病患,越早接受代謝手術可以取得越好的治療效果。

減少糖尿病大小血管併發症 須進一步追蹤證實

庄強醫師指出,可以預期利用代謝手術把三高控制得比較好,很可能可以有效地減少糖尿病病患之大小血管併發症,甚至減少死亡率,當然這樣的想法仍須進一步更大規模且更長期的追蹤結果來證實。此外,手術組相對非手術組而言有較多之不良事件,主要是手術相關之併發症及某些營養素缺乏之問題,這是需要適當地追蹤與處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5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每天走在街道上,可能會看見憑空揮舞雙手、喃喃自語的行人而害怕避開。其實,他們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因為腦部的特殊狀況,影響「思考」與「知覺」功能,因此無法控制自己,大眾應該要給予更多溫暖協助。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明,「思覺失調症」患者因為思考跟知覺障礙,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日前舉辦合作儀式,由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簽署協議,展開為期5年的跨界合作,攜手打造AI醫療創新醫院。首波合作鎖定「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藉由人工智慧運用於臨床醫療資料,盼能將預測敗血症的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特別是慢性病、惡性腫瘤或是失智失能者逐漸增加;以腦中風相關疾病為例,每六個人就有一位會中風,多半會有癱瘓、語言障礙等,加上這些患者常有隨時致命的危險,照護上相當複雜。隨著台灣醫療環境對護理人員需求增加,造成護理人員常有過勞、人力短缺等情形。有鑑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冷颼颼的冬天來臨,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日前驚傳與友人晚宴中身體突然抽搐、呼吸不順,緊急就醫後轉入加護病房。由於江丙坤心臟曾裝支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呼籲,心臟最怕忽冷忽熱,天冷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心臟病患者、心臟病家族史、三高族、上了年紀的男性都要特別提高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