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春柏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抵擋病毒來襲外,自身的免疫狀況也是防疫關鍵之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顏佐樺醫師表示,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壓力大,再加上錯誤飲食、不良習慣等種種因素,恐一再削弱個人免疫力!顏佐樺醫師提醒,建議可從抗氧化能力、營養素含量、重金屬殘留等三面向進行評估,及早瞭解個人免疫現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許多人小時候最常聽到父母說的幾句話,一定有「氣死我了,因為你我不知道白了多少頭髮」,或許只是父母的氣話,會不會真的白頭髮沒人能知道。然而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壓力會影響毛囊色素細胞過度反應枯竭,導致黑色素無法生成,永遠長不出黑頭髮,一夜白頭確實有可能發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二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疾病日」(Rare Disease Day),今年2月29日更是四年一度的難得節日,全球罕病國際組織都會舉辦各種活動,喚起大眾對罕見疾病的認識與重視。台灣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長年致力於提升罕病能見度、全方位關懷照護、國際交流合作及罕病防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現代人對3C產品愈來愈依賴,忽略眼部保健的重要性,而高度近視較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掌握「護眼六招」,配戴眼鏡或購買隱形眼鏡前,應到合格驗光所接受專業驗光人員的驗光服務,守護靈魂之窗。掌握護眼六招 讓您「視視」如意 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緊湊,常常容易覺得疲倦,久了積勞成疾,卻不意察覺。家庭醫學科醫師Matthew Goldman強調,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關鍵。然而,你的疲倦感,是睡眠不足,還是疾病發出的警訊,快來看看醫師整理常見問題。Q: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夠?A:你需要的睡眠時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蟬聯第一,透過國健局推行的糞便潛血篩檢、大腸鏡檢查,可讓大腸癌提早被診斷及治療,不過後續手術、化療、放療的一些副作用,常讓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因無法忍受導致中斷治療,而中西醫合併療法可以互相搭配,緩解癌友不適的症狀。化放療及手術後副作用 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天氣一變冷,不少人就會想喝熱飲祛寒,不過,喝對成分也很關鍵;選熱豆漿、牛奶、花草茶和薑茶確實可有效暖身,但喝咖啡、茶類、可可反而容易手腳冰冷,喝酒更要小心失溫風險!想靠食物讓身體熱起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明,可善用「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

閱讀詳情 »

原本要在四月一號到五號在台中進行的東京奧運棒球最終資格賽,因為禁止中國大陸旅客入境,導致大陸隊無法來台灣參賽。大陸隊希望以特案處理,但體育署沒有答應。比賽面臨延後或者改地點,好不容易爭取來的主場優勢可能會拱手讓人。(陳楷報導)體育署長高俊雄表示,在目前國內防疫政策不變情況下,大陸隊的確無法來台灣比賽...

閱讀詳情 »

好久不見的老爹David Ortiz精神奕奕的來到紅襪春訓基地,要為這些小老弟打氣,老爹8個月前多明尼加遭到槍擊,現在傷勢已經百分之百康復。對於越演越烈的太空人偷暗號事件,很多人十分讚賞投手Mike Fiers勇於揭發真相,但Ortiz十分不以為然,認為Fiers爆料的時機點有問題,他是個抓耙仔。D...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日前台大公衛學者推估,台灣武漢肺炎潛在感染者有7千人,這數字是怎麼來的,需要擔心嗎?估算該數據的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是根據亞洲各國疫情、流病數據和出入境資料推估,因應東南亞各國出現社區流行,呼籲入境除發燒篩檢外,針對咳嗽等其他症狀篩檢,提高檢疫警戒,可以減少潛...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