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推估潛在感染者7千? 公衛學者:籲加強境外篩檢,有信心防疫

推估潛在感染者7千? 公衛學者:籲加強境外篩檢,有信心防疫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日前台大公衛學者推估,台灣武漢肺炎潛在感染者有7千人,這數字是怎麼來的,需要擔心嗎?估算該數據的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是根據亞洲各國疫情、流病數據和出入境資料推估,因應東南亞各國出現社區流行,呼籲入境除發燒篩檢外,針對咳嗽等其他症狀篩檢,提高檢疫警戒,可以減少潛在感染者,且後續做好居家隔離,染病者及時就醫治療,對台灣防疫有信心。

中國各地疫情控制中 封城見效

推估潛在感染者7千? 公衛學者:籲加強境外篩檢,有信心防疫


圖說:藍色顏色越深,表示疫情指數越低,粉紅色則是低於1,代表疫情獲得控制。圖中顯示武漢、湖北還是深藍色,疫情仍嚴峻,其他地區則趨緩。)

針對COVID-19(武漢肺炎)世界疫情,陳秀熙分析,有H1N1世界大流行的前兆,雖然焦點在中國,但要注意發生社區流行的東南亞國家,若出入境措施沒有提升警戒,疾病恐擴散出亞洲,全球壓力都很大。

中國疫情方面,陳秀熙指出,各省陸續封城,確診病例下降中,唯一武漢湖北的疫情指數(病例再生數,R0值)仍居高不下。根據WHO等數據,在2月5日前封城的城市,疫情指數都慢慢下降(河南、安徽、江西等),而2月5日後才封城的城市,若檢疫確實,期望指數也會下降,包含「北上廣深」等。

他認為,對付新興傳染病,最重要是境外決戰,如果沒有封城措施,流行至世界的速度會更快。

東南亞各國疫情升 增社區傳播風險

推估潛在感染者7千? 公衛學者:籲加強境外篩檢,有信心防疫


不過,陳秀熙強調,雖然中國大陸疫情暫時控制,封城前許多跑至亞洲各國的人口,卻開始發揮效應,包含日本、新加坡等國都爆發社區流行,疫情從中國開始轉移至亞洲。他指出,根據疫調結果,當病例出現時間越來越短,代表社區傳播風險越高,尤其日本大部分無法交代感染源,社區感染風險變高。

至於日本郵輪疫情,陳秀熙坦言,是「流病專家最害怕的情況」,鑽石公主號已爆發社區大流行,推估1人可傳5人(病例再生數5.02),非常慘烈。以流病數據可繪製態病毒預測曲線,發現可感染人數越來越少,且日本將感染者送至醫療院所治療,才沒有死亡病例,他預期3月初疫情才會結束,比日本官方推估更晚。

估算境外進入潛在感染7千人 專家籲加強境外篩檢

轉移至台灣疫情,陳秀熙分析最新死亡案例,無旅遊史感染,但至今沒有出現醫護感染,顯示台灣醫院隔離良好,如果個案接觸史釐清,就可以預防下一波社區傳播。他表示,可以用出入境旅客、國外疫情和流病數據推估必須預防的潛在感染者。


推估潛在感染者7千? 公衛學者:籲加強境外篩檢,有信心防疫

陳秀熙估計,武漢封城前武漢來台7515人,若發燒篩檢排除78%,剩下22%不發燒,屬於潛在感染者111人,預估可能感染人數505人,外推至亞洲一至三級疫區來台旅遊(1/15-2/15期間),如果只用發燒篩檢,潛伏感染者可能達7千名。

他強調,推估武漢來台潛在感染111人,2月5日封城至今風險已過,且台灣隔離成功,認為威脅度不高。但呼籲焦點移到鄰近其他國家,目前台灣還與中港澳有交流,必須預防潛感染數,加強篩檢警戒。

針對潛在感染者必須做好居家隔離,且確定感染者有黃金治療時間,慢性病最好3天內,一般人5天。提醒醫院端要避免群聚感染,否則很容易演變成社區感染。所幸,各醫院都設立戶外篩檢站,是非常正確的措施。陳秀熙說,面對疫情,對於對台灣防疫有信心。

【延伸閱讀】

病毒OUT如何提升免疫力? 醫:掌握良好睡眠是關鍵!

關節莫名腫痛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活在便利的台灣,民眾購買醫療器材可到藥局、藥商或網路,多樣化的醫療器材總讓人眼花撩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要購買醫療器材時,可到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實體通路,而網路購物時應避免淘寶網、Facebook等非屬核准報備的網路平台。此外,目前血壓計、血糖機及體溫計等第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就有3.9%至7.3%罹患肌少症,加上肌少症多和骨質疏鬆症一起併發,成為銀髮族跌倒的主要關鍵;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泓翔指出,肌少症主要是因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或生理表現下降所導致,尤其銀髮族更為高危險族群。平時除了補充足夠營養,養成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1名30多歲男性,正準備國家考試,但卻常常出現便秘症狀,但在考試前夕或過後,卻又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典型的腸躁症患者;開業診所醫師王鋕清指出,其實治療上只要患者能遵循醫師指示配合用藥,最基本就是從調整作息開始改善。腸躁症又稱為大腸...

閱讀詳情 »

男女上床睡覺前請注意!最後一點最嚴重,致命的! (圖片來源) 戴「錶」睡覺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縮短手錶的使用壽命,更不利於健康。因為手錶特別是夜光錶有鐳輻射,量雖極微,但專家認為,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後果。 戴「牙」睡覺一些人習慣戴著假牙睡覺,往往睡夢中不慎將假牙吞入食道,假牙的鐵鉤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