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銀髮族遠離肌少症 從簡易肌力運動開始

銀髮族遠離肌少症 從簡易肌力運動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就有3.9%至7.3%罹患肌少症,加上肌少症多和骨質疏鬆症一起併發,成為銀髮族跌倒的主要關鍵;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泓翔指出,肌少症主要是因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或生理表現下降所導致,尤其銀髮族更為高危險族群。

平時除了補充足夠營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是改善肌少症的辦法之一;陳泓翔說,透過運動不但能增加肌耐力,也能增加骨密度,減少銀髮族跌倒問題,像是撐牆伏地挺身運動、手臂挺舉運動或是手腕彎曲、伸直運動等都是不錯的肌耐力訓練運動。

物理治療師陳泓翔進一步說明,像是撐牆伏地挺身運動,就是面向牆壁站立,且雙腳張開與肩同寬,並將雙手伸直抬高約90度,手掌撐牆並執行伏地挺身的運動,配合呼吸交換執行,有效加強訓練肩部穩定度,另外手臂挺舉運動,則是將兩手肘彎曲,雙手握啞鈴,在頸部高度時將手肘伸直使啞鈴往上,可幫助訓練手臂肌力。

透過簡易的肌力運動,有效幫助銀髮族降低罹患肌少症的機率;陳泓翔提醒,在運動前記得應有足夠的暖身操,且應依照個人能力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過程中若有不適,也應立即停止運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較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6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腰椎骨刺是常見老年退化疾病,如果連膝關節都長了骨刺,這可會痛不欲生,連上廁所、坐馬桶,都必須步步為營,60歲陳女士需先以雙手撐牆、身體緩慢往下移動,才能好好如廁,每上一次廁所,都滿分大汗。 據統計國人58歲以上 每5人中就有1人關節退化 膝關節軟骨損傷屬於退化性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林口長庚醫院今天(4日)舉辦「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長庚學術論壇」,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醫師在會中表示,自今年9月開始,進行AZ與高端混打研究,目前已有初步結果。 混打AZ與高端 到第28天抗體優於2劑AZ約2.1倍 研究共招募100位已施打1劑AZ疫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發展,邁入後疫情時代,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導入智能科技,強化偏鄉醫療照護水準,舉辦「智慧社區 醫療零距離」偏鄉義診暨遠距醫療啟動,醫療團隊透過先進遠距醫療設備,進行視訊會診,讓偏鄉民眾就近就醫,提升偏鄉就醫便利性及醫療品質。透過智能科技推動&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目前有多國開始施打第3劑,有不少研究得出施打AZ這款非複製型腺病毒載體之疫苗,再施打莫德納或BNT等mRNA疫苗後,抗體濃度會比兩劑都打AZ還高。近期在《刺胳針》(Lancet)上有1項以7款肺炎疫苗當第3劑加強針的研究,包含大家耳熟能詳的莫德納、AZ、BNT。最後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