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銀髮族遠離肌少症 從簡易肌力運動開始

銀髮族遠離肌少症 從簡易肌力運動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65歲以上的銀髮族就有3.9%至7.3%罹患肌少症,加上肌少症多和骨質疏鬆症一起併發,成為銀髮族跌倒的主要關鍵;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泓翔指出,肌少症主要是因肌肉量減少,加上肌力減退或生理表現下降所導致,尤其銀髮族更為高危險族群。

平時除了補充足夠營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也是改善肌少症的辦法之一;陳泓翔說,透過運動不但能增加肌耐力,也能增加骨密度,減少銀髮族跌倒問題,像是撐牆伏地挺身運動、手臂挺舉運動或是手腕彎曲、伸直運動等都是不錯的肌耐力訓練運動。

物理治療師陳泓翔進一步說明,像是撐牆伏地挺身運動,就是面向牆壁站立,且雙腳張開與肩同寬,並將雙手伸直抬高約90度,手掌撐牆並執行伏地挺身的運動,配合呼吸交換執行,有效加強訓練肩部穩定度,另外手臂挺舉運動,則是將兩手肘彎曲,雙手握啞鈴,在頸部高度時將手肘伸直使啞鈴往上,可幫助訓練手臂肌力。

透過簡易的肌力運動,有效幫助銀髮族降低罹患肌少症的機率;陳泓翔提醒,在運動前記得應有足夠的暖身操,且應依照個人能力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過程中若有不適,也應立即停止運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較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賴先生任職電視台攝影記者,去年底出現步態不穩、肢體無力等症狀,更多次開車不慎撞到路樹,因驚覺恐不對勁,赴醫檢查果然確診為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一度評估僅剩1年壽命,所幸醫療團隊開刀切除腦瘤,搭配術後積極復健,奇蹟於半年內恢復行走能力,順利重返工作崗位延續職涯。原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新冠疫情影響,兒童在家期間受到嚴重影響,不僅戶外活動時間、社交活動受到嚴重限制,還可能會增加兒童不可逆轉的眼睛併發症或失明的風險。根據研究表明,香港兒童近視病例的增加可能與戶外活動時間大幅減少,以及在疫情期間大量增加使用螢幕時間有關。眼睛近視問題 影像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醫院常見消毒傷口與手部消毒液傳出不合格!今(13)日衛福部食藥署公告,「克菌寧潔淨液 0.5%」因安定性試驗發現,在接近效期前,主成分偏離原核准規格,廠商主動通報回收,因使用量大,評估不合格產品可能醫院剩餘不多。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克菌寧潔淨液 0.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榮總「醫療人工智慧發展中心」(AI中心)昨(12)日揭牌啟用,正式宣告全面推動醫療人工智慧的研發與應用。院長許惠恒院長表示,智慧醫療是台北榮總發展藍圖的主軸,即使在艱困防疫期間,也要加快腳步不能慢下來。 台北榮總表示,AI中心成立,不僅可強化各醫療部科在AI上的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