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網購醫療器材 風險不可不知

網購醫療器材 風險不可不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生活在便利的台灣,民眾購買醫療器材可到藥局、藥商或網路,多樣化的醫療器材總讓人眼花撩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要購買醫療器材時,可到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實體通路,而網路購物時應避免淘寶網、Facebook等非屬核准報備的網路平台。此外,目前血壓計、血糖機及體溫計等第二等級及第三等級醫療器材,仍未開放郵購通路販賣,應特別留意。

雖然現在網購盛行,但透過郵購買賣通路購物仍有潛在風險,如產品資訊不實、瑕疵、詐欺等交易糾紛,以及個人資料和隱私洩漏的安全問題。因此,應避免在淘寶網、Facebook等非屬核准報備的網路平台購買醫療器材,並堅守五大原則,如不聽別人推薦、不看不實廣告、不信誇大效能、不買誇大產品、不用來源不明產品等,為自己的權益和健康把關。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有些業者會透過民眾親身體驗或名人加持推薦,來誇大產品效能,或散發傳單吹噓產品功效,可能已超出合法範圍。因此,民眾購買醫療器材時,應選擇標有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產品外,並確認是否有完整產品資料,如品名、藥商名稱及地址、製造廠名稱及地址、批號、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使用方法等,避免消費糾紛,並買得更安心。

若民眾對醫療器材標示有疑慮,可透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系統,了解是否為合法產品。若發現有疑似違規的醫療器材或藥物廣告,可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則可撥打02-27208889,向衛生局舉報;或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6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2018台灣醫療展登場!此次一共有450間醫院參與,共同展現出研究及臨床技術的創舉與成果,帶領民眾認識台灣醫療科技的卓越表現;而在展區內,萬芳醫院除展現新科技結合醫學的應用,也展示即將上線的智慧科技服務,且設有全球首家多人體驗「VR的衛教診間」,讓民眾現場親身體驗,了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在台灣,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有高血脂!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死亡總人數高達5萬3,697人,比癌症死亡人數多出了5千多人,而這些疾病都跟動脈硬化有關,一旦發生心肌梗塞極易導致猝死。新光吳火獅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主治醫...

閱讀詳情 »

每個人都曾有過「脹氣」的經驗,包括:腹脹、腹痛、頻繁的放屁、打嗝,有時令人坐臥難安,有時讓人尷尬不已。營養師指出,造成脹氣的因素很多,不全然是食物的問題,建議平日除了少吃「生氣食物」、多吃「消氣食物」,例如酪梨、鳳梨之外,還可多按摩腹部「消氣」外,同時可用6小錦囊改善腸胃不適。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