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出現拒學情形 醫:就診人數激增

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出現拒學情形 醫:就診人數激增

別以為只有大人才會焦慮憂鬱,其實小朋友也會因為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情緒障礙,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指出,如今正值開學前夕,收治不少擔心無法融入新學校、跟不上課業的憂鬱學童,若發現孩子有此情形,家長應該陪同就醫,一起陪伴孩子迎向新的學期開始。

15歲王姓女同學,這個暑假後即將升上高一,她個性容易焦慮、自我要求高,國一就曾因為過度焦慮合併憂鬱而拒學,經過持續治療,病情改善願意重拾書本,今年準備進入高中。就在新生訓練之前,她擔心自己是否能適應高中的課程?新同學會不會難以相處?整日焦慮難以入睡,甚至再次出現傷害自己的想法,家長趕緊陪同回診。

林秀縵說明,青少年其情緒及人格發展尚未成熟,在面對壓力及挑戰時,想法過於主觀且缺乏彈性,很容易出現災難性的思考傾向,例如,「我的人生就完了」、「一切都沒有希望了」,越想情緒就越糟糕。林秀縵表示,有這類性格的小朋友容易出現焦慮、失眠,嚴重時還可能憂鬱、拒學,甚至出現自傷自殘行為。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及早關懷陪同就醫,及早介入治療減少病情惡化。

不過,安撫叛逆期孩子的情緒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林秀縵建議家長,以正向不批判的態度聆聽,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煩惱,給予適當的提醒,透過正向的人際互動,減少孩子過度的擔憂,並保有合理的期待。

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喜歡父母過度的干涉,但又希望大人可以協助解決難題,林秀縵認為,家長仍需給孩子適當的規範,但在規範之外,保留能夠適度的探索的空間,才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及成長。如果孩子確診焦慮症、憂鬱症,家長常會自責且心力交瘁,林秀縵建議,家長尋求專業協助,如果病情時好時壞,就醫時,應與醫療團隊討論,調整用藥及治療策略。平常則與學校師長保持密切聯繫,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共同擬定合理的學習目標。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今年12月起,衛教機器人Pepper進駐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加入乳癌團隊,協助負責疾病教育的工作,讓療程更有效率,也減輕醫療人員的工作負擔,是醫療數位化重要里程碑。台灣諾華推動衛教機器人 落實醫病共同決策為因應衛生福利部推廣的醫病共同決策,台灣諾華近期積極協助數家醫學中...

閱讀詳情 »

每到冬天就彷彿被「瞌睡蟲」附身?老是昏昏欲睡,總要仰賴咖啡提神,才能撐過漫長的一天?中醫師提醒,小心天氣一冷就容易疲勞,可能與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氣虛血瘀體質等5大潛在健康因素有關;應積極重視,進一步釐清原因、對症調理改善較有保障。 冬天易疲倦、犯睏?先排除這些可能環境因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

閱讀詳情 »

「哇,好軟Q喔,跟麻花捲有得拼哩!」日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前和北漂年輕人一場對話活動中,隨興輕鬆演出一招「雙盤腿」的真功夫,不禁令在場的人自嘆弗如。想要練成這一招絕技,似乎不太容易,兩條腿根本無法順利交疊盤坐。骨科醫師表示,雙盤腿的確有鬆筋骨、促進代謝、增加免疫力等好處,但是,進行時務必要注意小細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37歲劉先生平時生活習慣良好,只覺得偶爾喉嚨卡卡,唱歌時高音飆不上去。某天摸到右頸部有2公分左右突起物,至耳鼻喉科安排頸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右甲狀腺有一個約3公分不均勻腫塊併有微小鈣化。進一步細針穿刺檢查為惡性腫瘤,於是進行右甲狀腺和峽部切除及右中央區淋巴廓清術。病理報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