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便祕又腹瀉 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

便祕又腹瀉 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1名30多歲男性,正準備國家考試,但卻常常出現便秘症狀,但在考試前夕或過後,卻又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為典型的腸躁症患者;開業診所醫師王鋕清指出,其實治療上只要患者能遵循醫師指示配合用藥,最基本就是從調整作息開始改善。

腸躁症又稱為大腸激躁症,症狀主要以消化與排泄系統合併出現,常會使患者長時間處於便祕現象,但又同時突然出現解便困擾;王鋕清說,腸躁症和自律神經的平衡息息相關,主要是因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協調運動,能夠操控消化系統的運作,因此若能平衡自律神經,就能解決腸躁問題的根本。

王鋕清進一步說明,人體的腸胃系統又稱為第二大腦,常會受到心理和情緒等影響運作,除了平時養成良好的作息,和排便習慣外,也可適時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等,更重要是要補充足夠水分,幫助排便,讓生理時鐘回歸正常,自然就能甩開腸躁症的纏身。

因此平時養成定時排便的關鍵,就是就算沒有便意,一旦時間到,就讓自己去廁所蹲一蹲,長期下來就能幫助腸胃系統規律運作;王鋕清提醒,若透過生活習慣改變仍無法改善症狀,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86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坐輪椅、電動車是最常見的方式,但輪椅較大的迴轉空間及電動車沉重的車體,反而成為頭痛的問題。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與科技公司聯合研發出可以倒車、原地旋轉的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將對病人的疼惜化成實際醫療輔助器材的用心,更獲得2018年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的肯...

閱讀詳情 »

愛喝甜飲、愛吃甜點餅乾的人要注意了,過度攝取的糖分如同致命的病毒,不但是造成肥胖的元凶,還會有極高機率得到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甚至還可能引發癌細胞,提高致命率。透過高纖阻糖飲食才能捍衛你的健康,不但有助速瘦、抗老化,甚至能抑制癌症、遠離糖尿病和心臟疾病。 攝取超量的糖分 小心染上糖毒疾病叢生 國際醫...

閱讀詳情 »

沒有進行減重計劃,體重卻莫名快速直直落,小心可能是癌症警訊!彰化1名53歲張姓男子體重在短短6個月莫名下降10公斤,本身食慾、飲食都正常,於是在一次定期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時,意外竟揪出罹患典型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的一種,令患者大吃一驚。 烏日林新醫院血液科林增熙主任表示,現代醫學發展十分進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童綜合醫院急診室,接獲診所轉來的產婦羊水栓塞、大出血、休克,經過CPR、緊急剖腹產手術、葉克膜、緊急止血手術、輸血超過3萬cc (身體血量的7倍),在治療一個月後,從鬼門關救回,讓她的家庭繼續圓滿。待產癲癇發作 急診合力救命一名32歲懷孕37週又5天的蔡姓產婦,在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