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輪椅電動車容易撞到 『家裡』發生率最高?!

輪椅電動車容易撞到 『家裡』發生率最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坐輪椅、電動車是最常見的方式,但輪椅較大的迴轉空間及電動車沉重的車體,反而成為頭痛的問題。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與科技公司聯合研發出可以倒車、原地旋轉的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將對病人的疼惜化成實際醫療輔助器材的用心,更獲得2018年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坐輪椅總擔心會撞到 智慧輪椅性能提升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表示,常常看到很多病人,坐輪椅進出診間會很擔心會撞到,這時候就會想著,「如果輪椅迴轉半徑小一點,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經過一年多與科技公司腦力激盪,才研發出兼具實用性與安全性的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

體感移動概念載具 操縱桿還能當拐杖

體感移動載具平衡輪設計概念,搭配獨家專利設計的控制平台,可原地旋轉,大幅度的減少轉彎半徑,讓使用者乘坐於載具上,並可以輕鬆操控穿越在狹小房間內四處移動。科技公司總經理程政群表示,當載具停止不動後,操控手把還可以抽出來轉變成手杖使用,讓年長使用者不僅可以開著載具進行長距離移動,還可以有手杖協助短距離移位。希望透過體感移動載具讓身障或年長使用者,能在最小迴轉空間發揮最大潛能。

室內更容易粗心 最常跌倒的地方是家裡

「其實病人最常跌倒的地方是『家裡』」陳新源主任表示,許多行動不便的病人出門,會很注意不要跌倒,但是在家裡、室內因為空間較小,反而更容易疏忽而跌倒。跌倒後的治療與復健都需要時間,對於本來就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很容易造成後續行動上的困難。

個人化載器輔助 助病人走出家門

陳新源主任強調,行動不便的病人不等於永遠都不能走路,在確保安全性的情況下,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能讓病人多一種選擇,希望能減少病人跌倒風險,進而幫助更多病人重新站起來,走出家門,繼續寶貴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腦中風是中老年疾病,但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忙碌,且合併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而罹患腦中風。起初症狀輕微,以為是感冒或中暑,但就醫服藥後並未改善,至大醫院就診,才被確診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說,「腦中風是造成死亡與失能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養成運動習慣,管理體重,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更可以防癌!1項研究發現,在早上運動,預防乳癌、攝護腺癌的效果更好。今年9月《國際癌症期刊》1項研究結果指出,相較於晚上7點至10點運動,在早上8點到10點間運動的抗癌保護力更好。 研究人員分析2008年至2013年2,7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過重或過胖不僅會埋下三高風險,也會可能降低精子品質與數量,提高不孕症等風險,不得輕忽嚴重性!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王偉主任指出,台灣青壯年肥胖比率偏高,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換句話說每兩位成人就有一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移工完成14日集中檢疫及居家檢疫期滿,應進行7日之自主健康管理,為掌握移工於自主健康管理行蹤及落實移工生活照顧,雇主及仲介公司應自公告之日起,配合辦理下列措施:(1)雇主或仲介公司應於移工入境登錄檢疫作業時,同時於入出國移工機場關懷服務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