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輪椅電動車容易撞到 『家裡』發生率最高?!

輪椅電動車容易撞到 『家裡』發生率最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對於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坐輪椅、電動車是最常見的方式,但輪椅較大的迴轉空間及電動車沉重的車體,反而成為頭痛的問題。因此花蓮慈濟醫院與科技公司聯合研發出可以倒車、原地旋轉的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將對病人的疼惜化成實際醫療輔助器材的用心,更獲得2018年第十五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坐輪椅總擔心會撞到 智慧輪椅性能提升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表示,常常看到很多病人,坐輪椅進出診間會很擔心會撞到,這時候就會想著,「如果輪椅迴轉半徑小一點,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經過一年多與科技公司腦力激盪,才研發出兼具實用性與安全性的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

體感移動概念載具 操縱桿還能當拐杖

體感移動載具平衡輪設計概念,搭配獨家專利設計的控制平台,可原地旋轉,大幅度的減少轉彎半徑,讓使用者乘坐於載具上,並可以輕鬆操控穿越在狹小房間內四處移動。科技公司總經理程政群表示,當載具停止不動後,操控手把還可以抽出來轉變成手杖使用,讓年長使用者不僅可以開著載具進行長距離移動,還可以有手杖協助短距離移位。希望透過體感移動載具讓身障或年長使用者,能在最小迴轉空間發揮最大潛能。

室內更容易粗心 最常跌倒的地方是家裡

「其實病人最常跌倒的地方是『家裡』」陳新源主任表示,許多行動不便的病人出門,會很注意不要跌倒,但是在家裡、室內因為空間較小,反而更容易疏忽而跌倒。跌倒後的治療與復健都需要時間,對於本來就行動不便的病人來說,很容易造成後續行動上的困難。

個人化載器輔助 助病人走出家門

陳新源主任強調,行動不便的病人不等於永遠都不能走路,在確保安全性的情況下,個人化體感移動載具能讓病人多一種選擇,希望能減少病人跌倒風險,進而幫助更多病人重新站起來,走出家門,繼續寶貴人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6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妝保養專家SAM老師醫美保養 打造定格青春顏國內知名美妝保養專家SAM老師健身有成,近日官方粉絲專頁釋出的形象照讓人驚呼SAM老師不但體態變得更加結實,臉部膚況整個透亮緊緻,輪廓線更是無可挑剔的年輕零死角,時間彷彿就靜止在跟剛出道的時刻,讓大家都非常好奇SAM老師是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豬油拌飯可是台灣傳統美食,在熱騰騰白飯淋澆一些自製豬油,加上少許肉燥,相當下飯,不過,熱量及膽固醇驚人。有人則是力行清淡飲食,3餐以水煮為主,營養師提醒,油脂攝取太少,除了讓肌膚乾燥,還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情緒起伏不定,注意力下降。 如何吃對油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境外移入個案,今(17)日再增2名確診個案,分別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第605例)與50多歲本國籍男性(第606例),分別由緬甸與印尼入境,第605例曾在緬甸確診,9月下旬症狀緩解解除隔離,第606例則在印尼出現疑似症狀,但未就醫僅自行服藥,持3日內「血清抗體檢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登革熱個案仍零星出現!衛福部疾管署今(17)日發布,1名居住桃園龜山區龍華里的50多歲男性,11月8日至15日陸續出現登革熱症狀,曾經3度就醫,才經由NS1快篩陽性通報,研究室檢驗其抗體與病毒核酸都陽性確診。疾管署提醒,雖然已經在秋冬季節,但氣候仍然有利病媒蚊滋生,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