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歲粉領肩頸僵硬全身無力 以為感冒竟是腦中風

20歲粉領肩頸僵硬全身無力 以為感冒竟是腦中風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腦中風是中老年疾病,但越來越多年輕人因為工作忙碌,且合併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疾病,而罹患腦中風。起初症狀輕微,以為是感冒或中暑,但就醫服藥後並未改善,至大醫院就診,才被確診腦中風。


雙和醫院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醫師陳龍說,「腦中風是造成死亡與失能的主因」,發病後3小時內為黃金治療期。


但觀察發現,近4成民眾發生腦中風時才撥打119,許多病人甚至自行騎車就醫,或誤信民俗療法,發病時先放血、以針扎手指頭,以致延誤治療黃金期。


陳龍指出,當血管阻塞或出血,引起了神經功能受影響,就稱為「中風」,主要分為2種類型:(1)因腦內血管阻塞所致,稱為栓塞型或缺血型中風;(2)腦內出血而造成的,稱為出血型中風。


陳龍說,栓塞型中風多肇因於血管硬化,好發於65歲以上之老年人,相較之下,出血型腦中風高風險群年齡較輕,大部分因血壓飆升、爆破血管所致。


隨著外食人口增加,運動比率偏低,台灣年輕族群三高比率越來越高,這也使得出血型腦中風有年輕化趨勢,陳龍表示,收治年齡最小的腦中風患者為國中生,近期收治1名20多歲女性上班族,一開始全身無力,右手抬不太起來,肩頸僵 硬,講話大舌頭,以為是工作太累或感冒,沒想到,服用診所開立藥物,並未改善。


陳龍指出,更進一步檢查,確診該名粉領上班族為腦中風,而高階影像檢查證實,她之前多次無症狀腦中風,主因為血糖偏高,加上經常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所致。


「年輕型血管疾病患者明顯增加」,陳龍提醒,年輕人務必控制三高,避免高油、高鹽、高糖等飲食,應避免熬夜,維持運動習慣,並尋求適合自己抒壓方式。


此外,治療腦中風主要方式為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建議症狀發生後最慢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破解耳鳴眩暈迷思 李宏信醫師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常感到肩關節疼痛,甚至因疼痛而致活動受限嗎?小心可能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復健部醫師徐瑋璟表示,當肩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發炎、纖維化時,就會使肩關節感到疼痛且活動幅度受限,因而降低肩膀活動,長期下來就會促使肩部肌肉逐漸萎縮,也就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你知道嗎?AI除了可以運用人臉辨識系統來標示出照片人物的姓名外,事實上,隨著AI技術精進,在認臉外,現在還能辨別極度複雜的癌細胞,成為精準醫療的最佳幫手。長庚醫院於16日公布最新血液疾病AI應用系統,大幅縮短「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時間。 骨髓增生性腫瘤分4類 如何精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最怕遇到乳腺阻塞、乳頭破皮甚至是乳腺炎問題!根據研究指出,泌乳性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週發生。奇美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洪雅珊指出,泌乳性乳腺炎是很多媽媽放棄哺乳的原因之一,起初可能僅是乳房腫脹,但因乳汁沒有有效排出而導致鬱積,造成...

閱讀詳情 »

  從五月開始居家辦公 WFH ,全數窩居在家。通勤改成WFH,鬧區也安靜了。出門也要實名制。我們正在習慣新生活。原本以為在家上班壓力會減少,但在家上班可能會出現時間模糊的情況,間接拉長上班時間、日夜顛倒也變得更常態,家長更是須兼顧工作及孩子,壓力反而更大。今天營養師就來分享WFH壓力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