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林口長庚攜手雲象、諾華 破解「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

林口長庚攜手雲象 諾華 破解「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你知道嗎?AI除了可以運用人臉辨識系統來標示出照片人物的姓名外,事實上,隨著AI技術精進,在認臉外,現在還能辨別極度複雜的癌細胞,成為精準醫療的最佳幫手。長庚醫院於16日公布最新血液疾病AI應用系統,大幅縮短「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時間。


骨髓增生性腫瘤分4類 如何精準確診成難題


林口長庚血液科主治醫師郭明宗表示,骨髓增生性腫瘤是罕 見的血液癌症,可分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以及早期骨髓纖維化(pre PMF)及顯著骨髓纖維化(overt PMF)等4類,不同種類各有不同的預後及治療方式。


「治療難度相當高,如何精準確診,更是一大挑戰。」郭明 宗表示,一般癌症都有腫塊,但血液增生性疾病則沒有實體的腫瘤,大都是在看到血液報告異常數值後,發現不對勁,再透過「病理切片判讀」來確診。


而自2016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將骨髓切片做為骨髓增生性腫瘤診斷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林口長庚解剖病理部副主任莊文郁表示 ,判讀之複雜度遠超乎一般人所能想像,需仔細評估各種造血細胞在顯微鏡下的數量及形態,特別是巨核細胞的形態特徵、數量及空間分布。


AI輔助+大數據資料 提高判定血液疾病的精準度


因為難度極高,稍有誤判,就可能影響患者預後狀況,為此,長庚與諾華、雲象科技攜手合作,長庚提供38多萬片數位病理化玻片作為大數據資料,雲象科技提供AI輔助判讀與病理診斷技術。


雲象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醫師表示,自2018年起,該公司陸續與台大、林口長庚、奇美等醫學中心,分別進行骨髓抹片細胞型態辨識、淋巴瘤型態診斷及預後分析等血液疾病AI的應用,已有不錯成績。


郭明宗說明,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如罹患骨髓增生性腫瘤,一定比率會轉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未及時治療,死亡率不低。AI技術運用於血液病理診斷,協助醫師在短時間內精準判讀病理切片,讓病患得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腎結石不治療恐走上洗腎人生 內視鏡手術終結深層結石
▸學童重返校園實體開學 睫狀肌拉「緊」報近視度數加深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吸氣一呼,吹熄生日蠟燭,何弟弟及張妹妹一起在台大醫院慶祝自己又年長了一歲。他們都是心律不整病童,用藥效果不佳,頻跑急診,日前接受了台大兒童醫院零輻射3D立體定位心導管電燒術治療,根治了心律不整。病患父親張爸爸說,帶女兒出國玩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情不是這個地方好不好玩,而是有...

閱讀詳情 »

常聽人說:「大便不通,心事重重」!你是有便祕困擾的「卡便一族」嗎?即使是紅透半邊天的明星藝人,也可能因壓力破表、輕忽飲食,而有消化道卡卡的困擾。日前大陸知名男星馬天宇在大陸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第四季》中,首度曝光私人冰箱中有許多養生食品,其中大家比較少見的是他珍藏的麥蘆卡蜂蜜,據他表示是因為工作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炎炎夏日,氣溫持續居高不下,讓人24小時都想躲在冷氣房裡。然而,長時間吹冷氣,除傷及荷包外,對不少人而言也並非一大享受;有些人只要吹冷氣之後,膝蓋便會開始隱隱作痛,因此陷入天人交戰。究竟膝關節怎麼了?可藉由哪些方式改善呢?膝蓋受寒痠痛  恐是膝關節發炎惹禍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狂睡36小時 「類嗜睡症」上身現代人長期壓力大,普遍睡不好,但有些人卻可以連續睡覺超過36個小時,甚至會被懷疑是罹患嗜睡症!精神科醫師提醒,長期壓力大、營養不均衡及長期缺乏運動,可能會罹患「類嗜睡症」,民眾千萬要提高警覺。有位23歲的小李(化名)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