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是高齡及西方化社會中常見的高死亡率及高猝死率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陳沂名醫師及施俊哲醫師所帶領的主動脈微創手術治療團隊,則是針對主動脈相關疾病,獲選2019年度SNQ國家醫療品質標章。SNQ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
閱讀詳情 »甘春柏
白色情人節 小心恐怖情人在身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提議分手 女友威脅要自殺!已經單身多年的小明(化名),一年前經由朋友介紹,認識現任女朋友小玉(化名),在幾次與小玉的嚴重衝突後,小明想要與小玉結束這段感情,但每當要向小玉提起分手,小玉總是能用眼淚及「沒有你,我不知道要怎樣活下去」的說詞,把小明硬留在身邊。直...
閱讀詳情 »說不出口的「泌」密 泌尿科醫師教你大獲全腎
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謝登富,耗時1年多整理寫成《說不出口的「泌」密:一本大獲全「腎」療癒實錄》衛教書,幫助病人就醫前後都能好好理解泌尿系統疾病,得到最好治療效果。 泌尿系統病人常拖到最後一刻才想找醫生,門診的問題也很類似。謝登富醫師有20年臨床經驗,2016年榮獲大台中醫師公會第3屆醫療貢獻獎後...
閱讀詳情 »「亞洲選球王」周思齊:從失敗中找繼續奮鬥的力量!當別人在打球,自己卻在清球場 出公差的不甘心...
「亞洲選球王」 周思齊從失敗中找繼續奮鬥的力量 被稱為「亞洲選球王」的周思齊自謙,本身並不是天才型的球員,而是後來的努力。高中時期甚至還是因為好友曹錦輝的力挺,才勉強進入當時號稱「綠色怪物」的高苑工商。然而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棒球菁英,他不但被歸於第三級的C隊,甚至沒資格在重要的全國比賽中上場,甚至連...
閱讀詳情 »連公車吊環也可做健身!王建復重養生,促進血液循環有妙招...
TVBS歡樂台42頻道《上班這黨事》邀來明星分享自己不為人知的怪癖!方馨曾因趕戲而一周沒回家,甚至有超過一個禮拜沒卸妝的紀錄,但她本人倒是老神在在表示:「化妝品就是她最好的保養品!」注重養身的王建復則被同劇演員爆料是不折不扣的健身狂,包包裡除了隨身攜帶握力器和功夫球,更熱衷到連在片場都會自組健身器材...
閱讀詳情 »肝癌晚期患者福音 新一代標靶藥改善生活品質
45歲蔡先生罹患肝癌晚期,多年來透過酒精注射、射頻燒灼、栓塞等治療,病情並無起色,卻深受藥物副作用所擾。無獨有偶,55歲陳先生肝癌轉移到肺部,透過栓塞、放療、手術等治療皆不見效。所幸,2名患者在接受新一代肝癌標靶藥物治療後,不僅副作用大幅降低,提高生活品質,治療上也獲得相當不錯成效。 個案蔡先生的...
閱讀詳情 »兒童7次預防保健服務
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貝,為確保家中寶貝的健康,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預防保健服務,以期能瞭解孩子是否有生理或發展遲緩異常情形,若能早期發現,方能即時給予適當的診治。 當孩子呱呱墜地,在出生6天內接生醫院會給予嬰兒進行基本身體診察,並進行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與聽力篩檢,以瞭解孩子的健康狀態...
閱讀詳情 »如果你沒有這個基因,那你能更好的從中風中恢復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鍾藝 一項新研究表明,沒有某個特定基因的人可能可以更好的從中風或者其他創傷性腦損傷癥狀中恢復。 這個特定的基因名為CCR5,也是最近極具爭議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中涉及到的關鍵基因(根據新聞報導,中國科學家通過此項基因編輯技術讓嬰兒能免於愛滋病的困擾)。沒有CCR5基因的...
閱讀詳情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導管內視鏡深入膽胰精準診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55歲的王先生,過去有胰臟水泡多年門診追蹤,夜裡因腹部疼痛送進急診室,超音波懷疑胰臟水泡有變化。使用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將「導管式膽胰管內視鏡」伸入胰管內,發現胰臟水泡內已有絨毛狀腫瘤產生,在直視下組織切片檢查,發現已有惡性變化。胰臟癌可說是「無聲殺手」病灶來...
閱讀詳情 »該醒醒了:你預設的覺醒鬧鐘已經響起
這個讓我們認真踏上自我成長旅程的、勢頭強大的內在轉折,究竟是什麼呢?我把它稱為宇宙鬧鐘。彷彿有個鬧鐘在你內在突然響起,你驚覺到自己先前一直沉睡著,而現在你必須醒來。通常,覺醒的第一個反應是:「天啊—我一直在睡嗎?等等—我在這個星球上做什麼?我不是有些該做的事嗎?我感覺自己之...
閱讀詳情 »